糖尿病|我国1.29亿人患糖尿病,如何远离“甜蜜的负担”

有潜在糖尿病患病风险人群需注意:40岁开始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尽量规避重油、重盐、重糖饮食习惯;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有一定强度的运动;控制体重 , 身体质量指数(BMI)在24或以下;避免过大精神压力 , 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熬夜 , 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 , 严格限酒 。
——————————
杨琨是一位“资深”的糖尿病患者 , “糖龄”近36年 。
1985年 , 年仅9岁的他被确诊为Ⅰ型糖尿病 。 在上世纪80年代 , 大众对糖尿病的认知较少 , 全家人通过买书自学了解糖尿病 。
回忆起小时候的控糖经历 , 杨琨说:“三餐前和睡前都要验尿糖 , 18滴班氏液加两滴尿液 , 然后用酒精灯烧 , 烧完了根据颜色判断血糖高低 。 ”到现在他还记得 , 小时候打胰岛素要用蓝芯针管 , 为此经常去买针头 , 每周都要对这些医疗器械进行蒸煮消毒 。
如今 , 杨琨注射胰岛素已经非常容易了 。 在医生的指导下 , 他的血糖基本控制平稳 , 没有并发症 。 而且 , 他取得了两所大学不同专业的文凭 , 还从事着糖尿病的公益事业 , 成立糖友互助会 , 创办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 , 为Ⅰ型糖尿病人提供就业机会 。
日前 , 在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文秘宣传组指导 , 中国家庭报社主办的“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2021“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直播活动上 , 杨琨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 作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重点防控的四大慢性病之一 , 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 。
【糖尿病|我国1.29亿人患糖尿病,如何远离“甜蜜的负担”】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强调 , 糖尿病健康管理需要在健康教育层面持续发力 , 要做到受众在哪里 , 宣传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放在哪里 。 还需要不断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 全面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落地基层 , 从根本上预防各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 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糖尿病与肥胖和超重有一定相关性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立新介绍 ,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糖代谢异常疾病 。 在糖尿病的认知上 , 人们常有误区 。 比如 , 经常有人说“别吃太多糖 , 小心得糖尿病 。 ”其实 , 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 吃糖与糖尿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 但如果长期摄入过甜的食物或是含糖饮料等 , 会导致超重、肥胖 , 增加代谢疾病发生的风险 。 糖尿病与肥胖以及超重有一定的相关性 , 长期摄入过多的糖分 , 患糖尿病的概率会明显高于健康饮食的人群 , 因此要做到吃糖有度 。
另一个误区是 , 在同等条件下 , 有家族病史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比没有家族病史的人高 ,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会患糖尿病 。 除遗传因素外 , 我国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 , 如果他们能在潜在风险期就进行健康饮食 , 加强锻炼 ,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科学地干预 , 完全有可能延缓甚至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
郭立新表示 , 对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 , 合理膳食 , 配合科学运动 , 遵医嘱管理血糖 , 同时关注血脂、血压 , 控制多种代谢异常 , 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有潜在糖尿病患病风险人群需注意:从40岁开始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饮食上尽量规避重油、重盐、重糖的不良习惯;注重锻炼 ,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有一定强度的运动;控制体重 , BMI在24或以下;避免过大的精神压力 , 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熬夜 , 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 , 严格限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