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记者 康亚飞11月11日当天|“双11”消费维权舆情强烈,全国日均维权信息量约89万条

大河报采访人员康亚飞
11月11日当天 , 网联、银联合计最高业务峰值9.65万笔/秒 , 全国共处理快件6.96亿件 , 本届“双11”成交傲人的同时 , 攀高的维权数字也不容忽视 。 11月18日 , 中国消费者协会正式发布2021“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 在10月20日到11月12日共计24天监测期内 , 共收集“双11”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21353081条 , 日均信息量约89万条 。 监测发现 , 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价格争议、虚假发货、平台问题等方面 。
促销价格被指套路太多
监测期内 , 共收集有关“价格争议”类负面信息919382条 , 日均在38308条左右 , 信息量分布呈现集中趋势 , 11月1日舆情信息量最高 , 为143984条 。
价格争议集中在11月1日与预售定金和尾款有关 。 一是不少准备付尾款的消费者发现叠加各种优惠后 , 预售价格可能并非最优惠 。 二是不同直播间的差价争议、直播带货与直接下单的差价等争议 。 如众多消费者反映在匡威、斐乐官方旗舰店双11预付定金反而多花钱却未获得差价退款事件 , 也引起网络舆情热议 。
大河报记者 康亚飞11月11日当天|“双11”消费维权舆情强烈,全国日均维权信息量约89万条
文章图片
(有关价格争议负面信息日趋势图)
大河报记者 康亚飞11月11日当天|“双11”消费维权舆情强烈,全国日均维权信息量约89万条
文章图片
(有关价格争议负面信息词云图)
物流迟滞被疑虚假发货
监测期内 , 共收集有关“虚假发货”类负面信息227795条 , 日均信息量9491条 。 舆情信息量从11月1日起开始增多 , 11月6日达到峰值为28202条 。
11月1日开始 , 不少网友吐槽物流信息不更新 , 客服机器人回复无法有效沟通 。 舆情持续增多并充分互动后 , 网友开始认为根本原因是商家虚假发货 , 造成物流信息多日不再更新 。
大河报记者 康亚飞11月11日当天|“双11”消费维权舆情强烈,全国日均维权信息量约89万条
文章图片
(有关虚假发货类负面信息日趋势图)
平台营销激起吐槽声浪
监测期内 , 共收集与平台营销相关问题舆情集中事件负面信息123071条 , 负面信息在10月27日出现高峰为18184条 。
大河报记者 康亚飞11月11日当天|“双11”消费维权舆情强烈,全国日均维权信息量约89万条
文章图片
(有关平台营销问题类负面信息日趋势图)
预售期间 , 淘宝平台喵糖活动引起舆情吐槽 , 10月27日舆情信息量达到峰值 , 舆情反馈两方面信息 , 均与“喵糖”有关 。 一是热议喵糖崩了 , 二是吐槽喵糖活动套路深 , 玩家内卷 , 平台收获广告价值 。
此外 , Owhat平台跑路虽然已经持续一段时间 , 但舆情监测期间网友仍有讨论 。
今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强烈而明显的信号指征 , 再次证明消费升级语境下电商业态在加速演变、重塑 , 相关各方需有敏锐感知与切实应对 。 如何积极而理性地直面舆情?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 , 持续强化对电商营销促销中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管控 , 既要紧盯特定时间节点 , 又要严守平时日常 。 鼓励并引导电商平台及相关主体做深蹲、练内功 , 寻找并构建更具诚意、更少套路的商业模式 , 呵护更加多样、更重品质的消费诉求;通过对“套路”营销模式的“自我革命” , 以及商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的双提升、商业诚意与营销信誉的共改善 , 唤回流量人气 , 延续发展后劲 。
中消协呼吁消费者不断加强健康消费理念建设 , 以更智慧、更从容、更具社会责任感的消费行为拥抱消费升级 。 坚定良好消费心态、保持理性消费节奏、把握合理消费尺度 , 秉持绿色消费理念、避免挥霍浪费 , 让消费回归理性 , 不要在数字化生活中迷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