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骁龙|搜罗完同事们买的扩展坞后,我发现竟然没一个好用的( 二 )



这么贵的扩展坞缺点也不是没有 , 除了用料有点足导致扩展坞稍微有点厚重之外 ,
它的玻璃面板比较容易刮花 , 这点强迫症看了可能会比较难受 。
另外根据二狗反馈 , 这个扩展坞还存在一个 BUG , 那就是传数据过程中 , 如果你把充电线从上面拔下来 , 传输就会被打断 , 就看你能不能接受这两点了 。

接下来要介绍的倍思扩展坞是我们会议室专用扩展坞 。
这个扩展坞的颜值可以说刚好长在了我的审美上 , 正面采用了镜面设计 , 材质应该就是塑料 , 边框是铝合金 , 而底部同样也是塑料 , 所以重量非常轻:

它的接口分配也比较合理 。
HDMI 接口位于扩展坞的底部 , 视频线插上去之后跟顶部那根线刚好处于同个轴 , 左侧有个 C 口可以充电 , 另一侧则是三个 A 口和一大一小两个卡槽:

不用扩展坞的时候 , 你甚至还能把转接头的线插到 C 口上方便收纳 。

只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追求轻薄的缘故 , 这个扩展坞最高支持 60W 的 PD 充电 , HDMI 最高也只能输出 4K 30Hz 。

这样的 HDMI 口怎么说呢 , 有那么点鸡肋 , 出门在外应急可以 , 回家你用这个扩展坞接上 4K 60Hz 的显示器总会让人觉得差了点意思 。
当然如果你的显示器不是 4K 就当我没说~
另外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扩展坞上有两个接口同时在传数据 , 其中一个接口速度就会受限 , 就算等另一个接口传完 , 它的速度也不会恢复到原先水平 。

之所以出现这种原因 , 我猜要么是扩展坞主控逻辑没设置好 , 要么就是它本来就只有这点带宽 , 总之如果有差友也看上了这款扩展坞 , 这点需要注意下 。
接下来我们后期萝卜使用的扩展坞同样很有代表性 。
倒不是说它的接口更全 , 而是这个扩展坞的设计 , 就很大众 , 磨砂全铝合金外壳 , 再加上深空灰配色 , 市面上不少扩展坞几乎都是这样的设计:

这个扩展坞比前面介绍的扩展坞多了个千兆网口 , 可以直接插网线上网 , 只不过根据萝卜的说法 , 它就没用过几次这个网线口 , 平时都是连的 WiFi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个扩展坞 C 口所支持的 PD 快充同样最高可达 100W , 只不过它的 HDMI 口依旧最高只支持到 4K 30Hz 。

从这里各位也能体会得出来 , 4K 60Hz 对扩展坞来说真的可以说是稀缺属性 , 扩展坞有限的带宽决定了鱼和熊掌不是那么好兼得的 , 想兼得就得加钱 。
比如下面这款扩展坞就支持输出 8K 60Hz 视频信号 , 然而它卖三百多 。。。

那有没有价格便宜的扩展坞呢?答案当然是有的 。
就拿我自己使用了两年的扩展坞来说 , 它是我花三十几块钱买的 , BYEASY 这牌子之前根本没听说过 , 妥妥的小厂 , 如今那家店甚至都已经倒闭 。。。

不过你别说 , 我使用这个扩展坞到现在基本没出过问题 , 虽然它既没有 HDMI 口也没有千兆网口 , 但由于我平时基本没这需求 , 所以也没啥影响 。

当然小问题也不是没有 。
我发现插满三个 USB-A 口后 , 电脑有概率会遇到识别不到其中一个 USB-A 口 , 可能还是因为它的主控太辣鸡的缘故 , 如果你只用其中两个口就没问题 。
还有就是它的做工 , 我实在不敢恭维 , 买回来没多久就脱肛哦不脱胶 , 只能说这价格也不能要求啥自行车了 。

下面米罗买的 HyperDrive 扩展坞也蛮有意思的 。
他的这个扩展坞 , 并没有带根线 , 而是直接在一侧给了两个 Type-C 插头 , 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插在 MacBook Pro 上 , 当然某些 Windows 笔记本也适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