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侠哥顿|美国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变化,以及形象演变的内涵( 三 )

飞侠哥顿|美国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变化,以及形象演变的内涵
文章插图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终结者2》(Terminator2:JudgmentDay,美,1991)摘得了第64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在内的四项大奖,电影中所创造的机器人“T-800”与“T-1000”风靡全世界。影片1997年的《机器人老爸》(AndYouThoughtYourParentsWereWeird,美),1999年的《机器管家》(BicentennialMan,美),1997年的《星际旅行7》(StarTrek:Generations,)以及2001年的《人工智能》(AI,美)中的人工智能形象,在延续80年代家庭科幻轻喜剧的基础上以温暖的科幻+情感类型让人耳目一新,显示出科幻电影在故事层面的可能性,人工智能形象成为叙事主角飞侠哥顿|美国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变化,以及形象演变的内涵
文章插图
三、人工智能形象演变的内涵逻辑科幻电影史上第一个全金属人型机器人形象——玛丽亚,这个拥有流线型身体、泛着银光的女性机器人为后代女性人工智能形象提供了绝佳的参考。《星球大战》中机器人神经质且多愁善感拟人形机器人“C-3PO”借鉴玛丽亚的外形设计,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由9岁的阿纳金用废弃的残片和回收物拼凑而成的,不过它开始没有像玛丽亚战神似的外壳,它的零件和线路都露着,后来造物者的母亲为“C-3PO”装上了金闪闪的外壳,这样“C-3PO”看起来像是被穿上了衣服的人类形体,愈加的接近人形。飞侠哥顿|美国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变化,以及形象演变的内涵
文章插图
影片《终结者》系列第一次在银幕上出现出了具有颠覆传统机器人造型设计的终结者机器人“T—800”,让观众第一次在大屏幕上看到了一个拥有机械骨骼、人类皮肤的仿真结构的机器人。詹姆斯·卡梅隆赋予“T—800”拟人的结构造型,完美比例的身材,终结者“T—800”和人类一模一样,成为人工智能形象中最震撼人心的创意表现。科幻电影人工智能形象的机械躯体向人体的转变从这部影片开启。飞侠哥顿|美国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变化,以及形象演变的内涵
文章插图
在接下来的系列影片《终结者:审判日》中的机器人“T—1000”,《终结者:机器的兴起》(Terminator3:RiseoftheMachines,美,2003)中的机器人“T—X”,《终结者:创战纪》(TerminatorGenisys,美,2015)中的机器人“T—850”以及《底特律:成为人类》中的机器人“卡拉”,影片《人工智能》中机器人制造技术已经高度发达,先进的机器人不但拥有可以乱真的人类外表,还能感知自身的存在。总体来看,它们的造型完全按照人的外形设计,都是金属内骨骼覆盖仿真人的皮肤。可以说,银幕呈现的人工智能形象设计趋势是物质材料金属无限逼近人形肉体的变化趋势。飞侠哥顿|美国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变化,以及形象演变的内涵
文章插图
“在整个科幻电影历史中,身体一直都是焦虑的源头。科幻电影把人类身体作为终极威胁的重点发生场域,是对来自身体的生物性变化或来自体外的基因操控缺乏信任感。”在1818年,玛丽·雪莱创作了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其中首次提出了“科学怪人”的概念,从此以后,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科幻小说以及科幻电影。例如,《大都会》、《五百年后》、《终结者》、《异次元骇客》、《我,机器人》、《云图》等电影中的时间设定在未来世界,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人与机器和谐相处的时代。飞侠哥顿|美国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变化,以及形象演变的内涵
文章插图
美国机器人公司生产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城市里到处都是它们忙碌的身影,它们在各行各业中兢兢业业地为人类服务。但是当电影中《黑客帝国》中的计算机网络“天网”有了自我意识后统治人类,《我,机器人》中的智能机器人“桑尼”自我的学习开始有自我意识,《云图》中的智能机器人“幼娜”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和人类进行反抗。就像机器人“桑尼”拥有人类的情绪反应,对于这种机器人,虽然它的意识是由计算机模拟产生的,但是所有被认为具有意识感知的物体,最终一定会产生主体性诉求。例如,桑尼曾经对人类警察喊道:“我叫桑尼”,我并不是机器,我是与人类对等存在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