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ofo套路大起底,退押金操作背后是更大的“局”!

ofo|ofo套路大起底,退押金操作背后是更大的“局”!

文章图片

ofo|ofo套路大起底,退押金操作背后是更大的“局”!

文章图片


作为创业失败的典型 , 这次ofo连“脸”都不要了!
有媒体报道 , 近日ofo商城推出了拉好友退押金的功能 。 你没有看错 , 为了退199元的押金 , 他们将主意打到了拉“新”上 。

在用户一脸问号的情况下 , ofo商城还上线了好友下单奖励 , 以及充值退押金功能 。
根据ofo此次的“新”玩法 , 拉好友退押金的“活动”中 , 邀请的好友越多 , 退押金的速度就越快 , 并且上不封顶;在好友下单奖励的“活动”中 , 每一单相对应的人都有奖励 , 最高可以到40%;在充值特惠活动中 , 只要用户充10元钱 , 就会立即返现2.5元钱 。
众所周知 , 用户作为互联网经济的底层逻辑 , 各家平台为了用户增长已经到了绞尽脑汁的地步 , 据某知名平台数据显示 , 目前拉新的成本已经超过25元/人 , 而此前快手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 , 按照快手月活净增人数4410万人计算 , 其单一的月活成本就高达264元 。
也就是说 , 平均每拉一个新人 , 其“成本”就有可能和押金持平 , 不得不说ofo的算盘打得真好 。
果不其然 , ofo的做法引起了众怒 , 同时也收获了流量 。 在社会的强烈谴责之下 , 他们依旧我行我素 。 那么ofo这种“丧尽天良”的做法为什么没人管?他们为什么每次都这么肆无忌惮且毫无底线?

根据资料显示 , ofo官网已于2018年开始“停更” 。 当下 , ofo的APP已经变成了一个类似于电商平台的返利商城 , 且里面的商品五花八门 , 从食品饮料到美妆护肤 , 然后到家用电器等等 , 且货源则都是一些大型的购物网站 。
换句话说 , ofo正在用1600万拖欠用户为基础 , 用自身的“流量入口”给各大购物网站导流 。
这也就不难理解 , 为什么ofo的奇葩操作层出不穷 。
实际上 , 在此轮奇葩操作之前 , ofo从2019年就开始了这种操作 , 从最初的“购物返现金”到“将押金转为商城币” , 再到后来的“将押金变成P2P资产” 。
从共享单车业务败北之后 , ofo的每一步都在制造着话题 , 这些看起来让人啼笑皆非的操作背后 , 实则就是流量思维 。
拥有1600万“付费”用户 , 还能从各大电商身上薅到羊毛 , 且ofo得到这部分费用 , 也不会用于用户的押金返还 。
我们试想 , 如果每一次制造“话题” , 按照100万人消费 , 每单平均25元获利计算 , 那么一波ofo所赚费用就可高达2500万 。 至于这部分费用最后的流向是哪 , 外界不得而知 , 而他们内部清清楚楚 。

所以 , ofo何乐而不为呢?
我认为 , 他们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 , 原因就是惩罚太少 。
早在2019年1月ofo失败之初 , ofo的一众高管就陆陆续续退出了管理 , 当时戴威在ofo最后一个年会上信誓旦旦地说“就算跪着也要走到最后” 。 而现在看来 , 戴威的做法更像是一步缓兵之计 , 他不仅没能“跪着”走到最后 , 而且也没能担负起应负的责任 。
2019年6月 , 法院在对ofo的运营实体“东峡大通”立案执行过程中就发现 , 其名下已无可执行财产 。 因此 , 后面多轮的执行当中 , ofo就这样一次次“逃出升天”了 。
2021年7月6日 , 据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消息 , ofo运营主体公司被罚5万元 。 根据法院裁定书显示 , 自2019年底起东峡大通(北京)公司不再退还ofo平台承租人申请退还的押金 。 经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约谈责令改正后 , 未在规定期限内及时向承租人退还押金 , 且拒不改正 。 因此 ,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申请强制执行ofo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