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el|打工人的出路在哪里?( 二 )


前有字节10-7-5 , 后有腾讯9-6-5 , 你有没有想过 , 真的实行这种工作制的话 , 最终就有可能变成 , 要么变相降低员工收入 , 要么回到家里继续加班 。


如果你在互联网领域 , 工作到30岁时 , 你跳槽或者找岗位还需要自己投简历 , 那八成说明你已经要被淘汰了 。 你到了40岁 , 没实现财务自由 , 那八成也被淘汰了 。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跟身边人说 , 一定要打造个人品牌的原因 , 你自己能力优秀 , 都是雇主找猎头挖你甚至亲自挖你 , 根本不需要你拿几张A4纸来证明实力 。
你可能会说 , 大家都是普通人 , 猎头挖的都是人中龙凤 。
事实上 , 是否有 35 岁危机 , 归根结底跟每个人自己有直接关系 。 你自己能力和内心足够强大 , 就是有点困难也不是事儿 。 自己不够强 , 或是每一步都想着拿到最优解 , 只看着眼前的利益最大化 , 不看长期的东西 , 那就难免有一天面对危机 。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 , 顾佳对两位好友的一段话 , 就说中许多30+人的心声 。


你们知道二十岁和三十岁的区别吗?二十岁的时候一切都是向前看的 , 没什么不敢拼 , 没什么不敢放弃 , 可到了三十岁的时候 , 大家都开始着急 , 买房子 , 存金子 , 生孩子 , 这些东西都有个统称叫作后路 。 三十而立的警钟 , 好像都会在那天集体爆发一样 。 一百条后路 , 没有一条是向前的 , 一旦有了这种观念 , 你说人生还能好吗?咱们现在才三十岁 , 人生的半场都还没过完呢 , 有什么不敢拼的呢?
刘润老师在年度演讲《2021:进化的力量》中 , 提到美国商学院教授利昂·梅金森说过的一句话

不是最强壮 , 也不是最聪明 , 而是最适合的 , 才能够生存 。

什么是最适合的?还拿互联网公司举例 ,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 , 互联网大潮风起云涌 。 在这期间诞生了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公司 , 包括网易(1997.6)、搜狐(1998.2) , 京东(1998.6)、腾讯(1998.11)、新浪(1998.12)、阿里(1999.9) , 百度(2000.1) 。 以这些公司为代表的互联网新经济给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力 , 其中的BAT代表了一个时代 。
到了21世纪 , 一批有着极强创新力的新一代互联网公司快速崛起 , 其中的佼佼者包括:小米(2010.3)、美团(2010.3)、字节跳动(2012.3)、滴滴出行(2012.7)、拼多多(2015.9) 。 美团、字节跳动和拼多多是互联网新势力的优秀代表 。
后浪推前浪 , 前浪不适合就会“死”在沙滩上 。 强如当年的互联网企业巨头 , 几年之间都已轰然倒下 , 普通人亦如此 , 除非你能在擅长的领域做到头部 , 否则指望单一能力 , 不可能吃一辈子 , 一招吃遍天下的时代已经没有了 。
顺便提几句 , 不只是打工人会抱怨 , 创业的老板也一样抱怨 。 很多创业者会抱怨政策的改变 , 导致自己所熟悉的业务模式彻底崩塌 , 或者曾经很顺畅的商业流程被颠覆 , 创业者往往简单的将失败归咎于政策 。
但是请问 , 你有没有思考过 , 政策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 初期粗放管理的动机是什么 , 以及在市场格局发生改变的时候 , 政策会鼓励什么行为...这是需要创业者思考的 。
有一说一 , 部分创业者 , 违背社会发展本质 , 享受到了特定时期里行业的红利 , 其实并不是自己有多大本事 , 靠着政策不成熟赚到了钱 , 然后某天被政策打压的时候 , 不知道反思自己的问题 , 然后说政策流氓 , 到处卖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