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人在鱼缸里乘风破浪

来源:财经无忌(ID:caijwj)作者:山核桃
爆裂无声“反剥削”
国美处罚员工摸鱼的事件仍在发酵 。
在这封内部通报信里 , 国美详细罗列了打工人们在工位上的“摸鱼行为”:打游戏、上网聊天、听音乐......甚至精确到所花费的流量 。 在诸多的讨论中 , 有人关注国美这一网络监控行为是否侵犯员工个人隐私 。 但更多的则是引发了一次当代年轻人的集体共情 。
毕竟 , 这届年轻人都是“摸鱼哲学”的拥趸者 。
事实上 , 从一个行为 , “摸鱼”已转变成一门生意 , 甚至是一个社会现象 。 在很多年轻人眼里 , “摸鱼”既是一种舒缓压力的方式 , 更是一种爆裂无声的抵抗 。
年轻的摸鱼人们 , 在金鱼缸里乘风破浪 。
金鱼缸里的奇思妙想
在年轻人的“金鱼缸”里 , 更多的“奇思妙想”还在发生 。 除了玩游戏、听音乐或是闲聊 , “打工人”们正在不断拓展“摸鱼”的边界:写小说、翻译杂志、用谷歌地图云游世界 , 甚至是在工位上背唐诗或练毛笔字......
95后的月月就是“摸鱼大军”中的一员 。 大学毕业后 , 她就进入了某电商小厂 , 从事计划管理工作 。 初入职场时 , 她对摸鱼并不是很习惯 。 一方面 , 公司的每一台电脑都连上了内网 。 另一方面 , 人事会时不时地进行巡查 。
但现在 , 月月已经不害怕了 。 原因除了人事减少巡视频次外 , 心态转变的关键在于“几乎周围同事都在摸鱼” 。
当排列有致的格子间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同温层” , 月月选择加入摸鱼大队 。 “我会和同事去楼下的小店里买吃的喝的 , 甚至有时候什么也不说 , 就是坐着 。 ”
但像月月这样逃离工位的只是少数 , 大多数的“打工人”还是要被迫呆在在工位上“浑水摸鱼” , 这意味着他们将与领导进行一场“猫鼠游戏” 。
打工人需要面对的是无所不在的“监视” 。 除了公司流量监控与人事巡查外 , 更多的高科技正成为监查工具 。 指纹打卡、网页监视、摄像头、厕所计时器......为防止员工摸鱼 , 企业各出“奇招” 。
从事互联网教育的小雨认为 , 她所在的某知名大厂对员工的监视力度之大 , 有时甚至超出她的想象 。 小雨观察到 , 隔壁组的同事甚至上厕所都要打报告 。 而反观本组 , 领导则会利用“开不完的会”来填充空闲时间 。
“短则一两个小时 , 长则三四个小时 , 会议内容差不多就是企业价值观理念等 。 ”小雨用“洗脑”来形容这些冗长会议 。
在或明或暗的监视中 , 上有政策 , 下有对策 。 打工人与领导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只要没有板上钉钉的事实 , “摸鱼”就可以灵活转化为工作的一部分 。
在某MCN工作的丹妮在和KOL对接时 , 会同时和豆瓣小组的“摸鱼小队”聊天 。 这群志同道合的“鱼仔” , 聊天方式是一篇“腾讯在线文档” 。 按照“话题”与“回复”索引 , 小队成员可根据偏好进行回复 。 单休还是双休、外卖是米粉还是包子、新人真的难带......琐碎的吐槽与探讨 , 让这一简单的在线文档愉悦了丹妮的身心 , 也让这些来自不同职业的“打工人”短时间内组成了一个“摸鱼共同体” 。
摸鱼人在鱼缸里乘风破浪
文章图片
(来源:豆瓣)
如果被领导发现 , 丹妮也并不担心 , 因为豆瓣本身就是她寻找宝藏KOL的地方 。
这一将“工作与划水”巧妙融合的摸鱼办法被网友们戏称为“干湿分离法”——以学习知识的理由疯狂划水 。
但前提是一定要与本职工作相关 。 比如 , 如果你是一名编剧 , 看电影与看小说如果被领导发现 , 你完全可以用“进修”作为理由 。 但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员 , 恰好在炒股时撞上老板 , 就难以找出理由直面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