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与溃退:日本半导体输在了哪里?( 二 )


索尼的成功激励了整个日本半导体产业 , 他们找到了一个更大的市场 , 大型计算机 。
1976年3月 , 日本通产省牵头 , 集合富士通、日立、三菱、东芝、NEC五家公司 , 集中攻坚被美国“卡脖子”的DRAM内存芯片 。
通产省为这个项目补贴了290亿日元 , 相当于整个财政补贴预算的一半 。 最终换来了4000多件技术专利和一条完整的DRAM产业链:做材料的京瓷和住友 , 做光罩的TOPPAN , 做封测的东京电子 , 和做光刻机的尼康 。
DRAM主要应用于大型机 , 虽然技术难度不算顶尖 , 但市场需求非常大 , 需要配合大规模生产能力 , 这是日本人的强项 。 另外 , 由于日本公司占据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 可以用市场份额的优势摊薄上游成本 。
鼎盛时期 , 日本吃掉了DRAM市场80%的份额 , 继而引发了美国人的不安 。 1981年 , 《财富》杂志刊发了一篇《日本半导体的威胁》 , 插图中日本相扑运动员站在一块硅片上 , 看上去拔山举鼎孔武有力 , 一拳打死一个英特尔 。
野心与溃退:日本半导体输在了哪里?
文章图片
《财富》杂志的插画
面对日本企业的优势 , 美国开启了声势浩大的反攻:80年代初 , 英特尔牵头硅谷的半导体企业成立行业协会 , 通过坚持不懈地游说 , 在1985年抛出了一个让华盛顿无法拒绝的理由:
日本半导体崛起将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
02从硬件到软件有一种声音认为 , 日本半导体的坍塌原因是美国的打压 , 尤其是1986年的日美半导体协定 。
但实际上 , 协定中最丧权辱国的条款 , 不过是“五年内将外国生产的芯片在日本的份额提高到20%” 。 相比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的围追堵截 , 协定的震慑力甚至不如烟盒上的“吸烟有害健康” 。
事实也是如此 , 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在90年代依然保持强劲的贸易盈余能力 , 2000年之后才开始式微 。 其原因也在于韩国和中国台湾芯片工业的崛起 , 而非美国 。
一个支柱产业的坍塌 , 必然会成为产业界反复咀嚼的对象 , 日本人自己的复盘和反思汗牛充栋 。 西村吉雄在《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中 , 提出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观点:
日本公司很擅长研究“怎么做” , 却疏于判断“做什么” 。
西村吉雄罗列了日本半导体在80年代后面临的威胁 ,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存储程序方式的出现 , 使附加值的来源从硬件转移到了软件 , 在互联网普及后更是如此 。
换句话说 , 软件不再只是让硬件运转的工具 , 反而开发一个Photoshop或推特、微信这样的软件 , 就有可能变成一家百亿营收千亿市值的公司 。
但在很长时间里 , 日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软件的高附加值 。
西村吉雄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日本曾大力推广基于模拟电路的Hi-Vision技术 , 可以使电视的画面更清晰 , 色彩更准确 。 同时 , 日本企业追求更大的屏幕和更薄的外形 。 但美国人的思路是 , 清不清晰无所谓 , 重要的是电视节目要好看 。
《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里提供了另一个解释:日本半导体的辉煌依赖大型机 , 这个市场的结构是纵向联合 , 从零部件到成品 , 从制造到销售都由一家企业完成 。
比如东芝的机器 , 由东芝生产零部件 , 在东芝的工厂组装 , 运行东芝的操作系统 , 由东芝的销售部门卖出去 。
但PC市场不一样 , 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公司覆盖 , 既有上游的零部件公司 , 也有下游的组装工厂和软件公司 。
惠普的电脑可以由英特尔和西部数据供应零部件 , 在富士康进行组装 , 搭载微软的操作系统 , 运行Adobe的Photosh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