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陕西日报李喜飞(左二)在指导学生。|他,何以连续5年登上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二 )


“成果能够得到应用 , 最大感受就是特别兴奋 。 ”面向长循环寿命和高容量产业化电极材料需求 , 李喜飞团队与西安瑟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改性正极材料已达到公斤级 , 进入中试阶段 。 除了西安瑟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他们与川恒集团建立了“易纳能-西理工新能源材料联合工程中心” , 与陕西彩虹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攻克秦创原科技创新专项……
充一次电能用多久?新能源汽车是否安全?价格能否被接受?这些是大家对新能源汽车关注的“焦点”和“痛点” , 也是新能源汽车能否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关键所在 。
方向盯着需求出 , 研究围着难点转 。 谈及科研 , 李喜飞说 , 团队现在正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 , 着重解决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成本三个问题 。
李喜飞团队的研究包括如何改进和创新新能源电池材料 , 包括锂/钠/钾/锌离子电池、锂硫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等 。 以团队目前研究的课题之一钠离子电池为例 , 钠离子电池突破了原材料瓶颈难题 , 同时材料相对比较低廉 , 极其适合大规模储能 , 契合国家发展需要 , 助力“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 。
学生超过老师是最大的愿望
目前 , 李喜飞承担着本科课程专业英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前沿技术讲座和研究生课程纳米材料导论等的教学 , 李喜飞把教学当作第一任务 , 投身其中并乐在其中 。
为了让学生学到知识 , 且学以致用 , 李喜飞很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他善于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 并因材施教 , 有针对性地制订指导方案 。
“要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他常常对学生说 , “要相信在科研的沃土上 , 付出辛勤的劳动 , 终会收获成功的果实 , 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 , 更是精神世界的充实、人生价值的升华 。 ”
在指导发表高水平论文过程中 , 李喜飞在培养学生科研思路、分析和组织数据能力的基础上 ,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 在他的指导下 , 学生熊东彬、范林林、鄯慧、刘文、郝猷琛等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均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 , 熊东彬博士发表的论文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 , 被同行学者SCI引用了500多次 。
“李老师的课堂 , 师生互动性强 , 每堂课我们的收获都满满的 。 ”2022级硕士研究生黄星说 。 学生的肯定和赞誉是对李喜飞最大的褒奖 。
“老师是我的第一身份 , 我有义务也有责任把学生指导好 。 看到自己的学生很努力很优秀 , 我很欣慰 , 我最大的愿望是我的学生能够超过我 , 然后和我一起在新能源电池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 。 ”谈起自己的学生 , 李喜飞充满了自豪 。
目前 , 李喜飞已培养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45名 , 为国家输送了一批高质量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面专业技术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