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任正非——先活下去,才有未来( 二 )


大学毕业后任正非当兵了 , 是基建工程兵 。 他第一个干的就是法国公司的工程 。 那时法国德布尼斯·斯贝西姆公司向中国出售了一个化纤成套设备 , 在中国的东北辽阳市 。 任正非在那里从这个工程开始一直到建完生产 , 然后才离开 。 1983年随国家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 , 任正非复员转业至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 , 却给所在企业造成巨额亏损 , 最终被除名 。 1987年 , 时年43岁的他 , 失业、离婚、负债200万元 , 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 , 带着仅有的2万余元钱 , 在破旧的仓库里成立了华为 。 1992年任正非孤注一掷投入C&C08机的研发 。 1993年年末 , C&C08交换机终于研发成功 。 其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三分之二 , 为华为占领了市场 。
2000年 , IT泡沫破灭 , 任正非遭遇背叛 。 2003年1月思科对华为正式提起专利诉讼 。 致命危机接踵而至 , 任正非拼命补救 , 却依旧深感无力控制公司滑向崩溃的边缘 。 2003年3月 , 华为和当时已进入衰退期的3COM公司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华为三康\" , 3COM公司的CEO专程作证华为没有侵犯思科的知识产权 。 最终 , 双方达成和解 。 他在半年时间里 , 梦醒时常常痛哭 , 不久之后患上抑郁症 , 身体得了多种疾病 , 还因癌症动了两次手术 。 夜里哭完 , 第二天仍然需要他充满斗志 , 继续埋头苦干 。 任正非 , 超乎常人的冷静2007年初 , 任正非致信IBM公司CEO彭明盛 , 希望IBM公司派出财务人员 , 帮助华为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 。 任正非提的更多的是类似灰度理论这种科学家的思维模式 , 并将其一以贯之到企业实践中 。 这就注定华为并非一家普通企业 , 而是一只“科学化的强军” 。 2010年华为首次进入世界五百强榜单上榜排名397位成为继联想集团后成功闯入世界五百强的中国第二家民营企业也是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世界五百强企业 。 2011年12月 , 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论坛发布了《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篇文章 , 透露了华为的人人股份制 。 任正非透露 , 设计这个制度受了父母不自私、节俭、忍耐与慈爱的影响 。 任正非还创立了华为的CEO轮值制度 , 每人轮值半年 。 此举为避免公司成败系于一人 , 亦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 。 2019年5月16日 , 华为电信设备被禁 。 第二天华为旗下芯片公司海思总裁发表了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 , 宣布了任正非在15年前实施的“备胎”计划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 在1800亿资金的支持下 , 海思芯片终于进入世界前五 。 三年前 , 华为在美国打压下依然能够存活得益于任正非早早布下的“备胎”计划 。 三年后 , 华为为了活着 , 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 , 缩小战线 , 集中兵力 , 提升盈利 。 华为边缘业务员工自然是首先受到了冲击 , 有苦难言 。 然而客观评论任正非此举措 , 仍是正确且极为难得的——他没有耽于三年前的证实自己的高瞻远瞩与埋线千里 , 没有沉溺于当时全国人民爱上华为的高涨热情 。 他始终很冷静 , 冷静到能够在短时间内顺着时局更改企业大方略 , 没有笑嘻嘻地只看幻象 , 坐等华为灭亡的那一天 。
作为人而言 , 他冷静、自知、自持得可怕 。 在《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中写道“中国历来都不缺乏政治家、企业家 , 但从来都缺乏真正的商业思想家——在当代中国 , 任正非算是一个 。 ”也许 , 正是任正非将中国百家智慧与哲学融汇贯通后 , 将其应用在商业上 , 才能在一次次大的举措之中令人叹服;才能在一次次战略布局中 , 让人以为只是个神来之笔而已 。 哪有神助 , 只有自省 。 有一段网友讲任正非的成功原因 , 写得极为形象 。 【“我的产品天下第一”“是我养活了你们这么多人”“为什么客户在减少?他们是瞎吗?”“你们打工的就好啊 , 像我每天一睁眼就在想又要给你们发工资了” 。 从大大小小的会上 , 从多多少少的接触里 , 所有老板都给我同样的感觉 , 他们脑内的活动大抵如此 。 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过高地关注自己的需求 。 任正非却说“华为的冬天”“华为是一定会死的” 。 他清楚总有一天就算是马里亚纳海沟里也会布满电缆 , 总有一天华为当前的强势将无处可去 。 他不会觉得是自己养活了华为16万人 , 他是真诚地信仰着“创造力诞生于群体之中” 。 】任正非没有过剩的自我意识 , 没有眼高手低的毛病 , 所以他能够不断地吸取教训 , 承认自己的问题并迅速改正 , 这也就造就了他极高的格局 。 因此他很难陷入普通老板的自我膨胀+自我怀疑的心态摇摆中 , 于是我们说他的心是静的 , 做出的决策也是超乎常人冷静的 , 甚至冷酷的 , 冷血的 。 他能够说出“未来几年 , 整个大形势应该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 , 我们要有过苦日子的准备 。 ”他能够说出“5G不可能像4G一样势如破竹 , 它可能是东爆一个‘地雷’ , 西爆一个‘地雷’ 。 如果不能成片性地爆炸 , 可我们要养活18万员工 , 每年的工资、薪酬、股票分红超过300亿美金 。 如果没有产生这么多粮食 , 如何拿钱来分?”他能够说出“每个工种都要对准多产粮食和增加土壤肥力 , 如果对标没有价值 , 就应该裁减和放弃一部分工作 , 让其聚焦 。 也要放弃一部分平庸的员工 , 降下人力成本来 。 ”好形势下 , 他把华为平摊给每个员工 , 让普通员工年收百万屡见不鲜;坏局势下 , 他直接抛弃了不需要的“零件” , 让他们自谋生路 , 一切都是为了让华为更好地活下去 。 任正非之于华为是严苛又慈爱的父亲 , 但他不是员工们的父亲 。 他的一生 , 像《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 , 始终要与深不可测的大海搏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