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赛|科技,让北京冬奥更“智慧”

采访人员 刘圆圆
北京冬奥会期间 , 两地三赛区所有场馆及连接场馆的道路将实现5G全覆盖;冬奥气象预测系统将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精准气象预报;云转播技术赛时将与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合作 , 在“云顶滑雪场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上提供制作“子弹时间”效果……从比赛到观赛 , 科技创新成果处处彰显“科技冬奥”的底色 。
从申冬奥成功伊始 , “科技冬奥”就成为冬奥筹办工作的关键词之一 。 “回顾几年来科技冬奥工作 , 可以用9个字概括:有规划 , 有成效 , 有期待 。 ”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冬奥组委科技冬奥新闻发布会上说 , 期待亮点纷呈、科技感十足的北京冬奥会 。
场馆很智能
“新技术在北京冬奥会的实际应用情况 , 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场馆 , 这是举办奥运会的基础条件 。 ”喻红说 , 通过技术攻关 , 每个竞赛场馆都有着十足的“科技范儿” 。 “作为北京赛区唯一新建的冰上场馆 , 国家速滑馆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 , 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1/4;国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转为‘冰立方’ , 应用装配式快速拆装和调平动态监测技术 , 20天内就可以完成‘由水到冰’的场地转换 。 ”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介绍说 ,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科技冬奥”重点专项 , 把场馆规划、建设、运维关键技术作为重点任务之一进行布局 , 解决了雪车雪橇赛道、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速滑馆等场馆设计、建造和运维技术难题 , 支撑国家体育场智能化和国家游泳中心冰水转换等场馆改造 。
位于张家口赛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北京赛区的首钢滑雪大跳台首次应用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竞技型人工剖面赛道设计方法与建造关键技术 , 为国内首创 。 国家雪车雪橇赛道长度大、落差大、弯道多 , 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赛道精度和温差控制难题 , 首次实现360度回旋弯道一次喷射成型 , 同时可满足延庆高烈度区的抗震要求 。 吴远彬说:“通过科技创新 , 实现了关键技术新突破 , 支撑冬奥场馆高质量建设 。 ”
办赛更绿色
绿色办赛 , 是本届冬奥会的办赛目标之一 。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 高科技、新技术更是得到了充分利用 。 吴远彬表示 , 此次在绿色智慧综合示范方面 , 落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 , 推动5G共享、智能车联网、服务机器人、氢能出行、100%清洁电力等新技术在冬奥会场景中集成应用 , 支撑实现“创造奥运会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典范”的目标 。
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 , 此次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 , 将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生产的绿电输入北京 , 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100%绿电供应 。
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冬奥场馆 , 选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 , 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 , 碳排量接近于零 , 这项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冬奥会 , 也是奥运史上的首次 , 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 , 能效提升30%-40% 。
8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张家口赛区进行了测试 , 赛时将在延庆、张家口投入700余辆氢燃料大巴车提供交通服务保障;试制的氢燃料电池应急电源发电车 , 替代柴油发电车 , 已在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测试备用;北京冬奥会境内接力火炬将全部应用氢燃料 。
观赛新体验
通过科技创新 , 实现绿色、智慧场馆建设 , 同时也提供了便捷化服务体验 , 进一步改变观众的观赛方式 , 提升观赛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