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相对人工智能失控,更应警惕人发疯

人工智能正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不管是机器人送外卖 , 写诗 , 虚拟大学生 , 还是各种自动化设施 , 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 。 而且这种趋势正继续深化 。 与此同时 , 何为人工智能的本质 , 却并没有统一清晰的定义 。 对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将会到怎样的层面 , 一直是被讨论的焦点 。 在讨论人工智能的各种人群主体中 , 也不缺少哲学家的身影 。
实际上 , 除技术问题外 , 人工智能的逻辑基础和伦理基础与哲学之间的关系确实十分密切 。 哲学是讨论人类存在的根基性问题 。 人工智能也是关系着人类未来生存方式的一个核心课题 。 人工智能研究的最终目的 , 无非是造出一台能够执行人类大多数任务的机器 , 其核心问题就是 , 首先要对人有一个了解 。 某种程度来说 , 想要了解人工智能是怎么回事 , 跟了解人是怎么回事 , 是高度关联的课题 。 近日 ,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专访到复旦大学徐英瑾教授 , 与他有一番深聊 。
用哲学眼光审视人工智能的本质
徐英瑾 , 70后 , 2004年6月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 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从事哲学研究的他 , 对自然科学、理科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 。 近几年 , 他在人工智能哲学、知识论、认知科学哲学等领域著述甚丰 。 作为全国重大社科项目“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首席专家 , 徐英瑾曾于2018年担任“世界哲学大会”人工智能分会场主席 。
徐英瑾的很多思考都是用哲学眼光去审视、分析信息技术 , 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本质和发展 。 其《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与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是国内目前最全面深入的关于人工智能哲学的研究著作 , 并于2015年获得中国首届“科史哲青年著作奖” 。 2021年5月 , 《用得上的哲学》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 2021年7月 , 《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 深受好评 。
【现象学|相对人工智能失控,更应警惕人发疯】在这本书中 , 徐英瑾将传统哲学思想资源融入进来 , 充分利用哲学、认知科学、演化心理学、决策科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 , 不在书斋里闭门造车 , 而是以哲学为底色 , 跨学科地进行人工智能的思考 。 他把复杂、术语颇多的现象学讲得深入浅出 , 背后也是扎实的欧陆哲学研究功夫 。 徐英瑾还从哲学的角度讲到人工智能的情绪 。
在现象学的理论路线中 , 无论是胡塞尔还是海德格尔对情绪的论述 , 的确可以为当代人工智能的情绪研究提供启迪 。 情绪、情感具有具身性 , 离开了肉身和大脑 , 理性与计算都无法模拟出情绪、情感出来 。 因此 , 人工智能是否能具有情绪、如何具有情绪 , 在徐英瑾看来 , 现在很难回答 , 未来也不见得能有令人满意的答案 。 但该问题却又是未来人工智能可能无法跨过的槛 。 对此徐英瑾给出了很好的分析思路和方向 , 启迪了读者 , 但对问题的终极解答却仍然在路上 。
思考既有学术的深刻又接现实地气
徐英瑾还从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争论对于人工智能的影响 , 阐述了“强人工智能是否可能” , 并对人工智能各主要流派的底层思想以及它们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 做了全盘反思 。 徐英瑾尤其抓住并强调了人工智能哲学的根本要义:关于人工智能的哲学 , 是为了人去思考人工智能 , 而不是相反 。
徐英瑾对信息技术及其使用终端的思考 , 既有学术的深刻又接现实的地气 , 充满人本主义温度 。 比如他提到 , 我们现在对智能产品越来越多的使用 , 背后都是一个机器行为 。 如果我们不能适应这种机器行为 , 就很难生存 。 “现在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遇到一些困难 , 在他们就有身和心两方面的矛盾 。 首先他们对于触摸屏很敏感的手指移动不是很适应 , 另一方面 , 他们不明白这个界面生成背后的逻辑 , 所以用手机购票之类都非常的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