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扩展 Rollups 的分步路线图( 三 )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以太坊核心协议不存储这些数据 , 谁来存储?
首先 , 重要的是要记住 , 即使有了分片 , 数据量也不会那么大 。 是的 , 每年40TB确实超出了运行“默认”消费硬件的个人的能力(事实上 , 即便每年1TB也还是如此) 。 然而 , 对于一个愿意投入一些资源并想办法来存储这些数据的人来说 , 这是在其可接受的范围内的 。 当前一台48TB的HDD(硬盘驱动器)的售价是1729美元 , 一台14TB的是约420美元 。 出于可以获得质押奖励 , 某个运行了1个32ETH验证者插槽的人可能会愿意支付并存储分片实施之后的整条链 。 因此 , 实际上 , 「没有人会存储某个分片的一些历史数据以至于这些数据完全丢失」的这种情况似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
那么谁将存储这些数据?我的一些想法:
个人和机构志愿者;区块浏览器(etherchain.org、etherscan.io、amberdata.io等等)将肯定会存储所有数据 , 因为向用户提供数据是它们的业务模式 。 RollupDAOs指定并付费给参与者来存储并提供与他们的Rollup相关的历史数据 。 历史数据可以通过种子(torrents)进行上传和共享 。 客户端可以自愿选择随机存储区块链的0.05%的历史数据(使用纠删码 , 这样只有当许多客户端在同一时间离线时才会丢失一小块数据) 。 PortalNetwork中的客户端可以随机存储一部分区块链历史数据 , 且PortalNetwork会自动将数据请求导向存储了该数据的节点 。 可以在协议中激励历史数据的存储 。 像TheGraph这样的协议可以创建激励市场 , 其中的客户端向服务器支付费用 , 从而获取历史数据和证明其正确性的默克尔证明 。 这就激励了人们和机构来运行存储历史数据的服务器 , 并按需提供这些数据 。 【Vitalik:扩展 Rollups 的分步路线图】这些解决方案中的一些方案(个人和机构志愿者、区块浏览器)已经是可用的了 。 而当前的P2P种子场景更是一个主要由志愿者驱动和存储大量内容的生态系统的绝佳例子 。 其他基于协议的方案要更加强大 , 因为它们提供了激励机制 , 但它们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开发 。 从长期来看 , 通过这些L2协议来访问历史数据 , 可能要比通过当前的以太坊协议更加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