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音乐工业的“变”与“不变”,藏在这些历史细节中

神曲|音乐工业的“变”与“不变”,藏在这些历史细节中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看透音乐,作者 | 卓一
音乐人,因数字音乐平台的推动,而成为了一种“新身份”。
因版权和经纪权益,音乐人与唱片公司的摩擦也从未休止。关于音乐工业的演化,唱片公司与音乐人的由来,在此做一次系统性整理和表述。
打开QQ音乐或网易云音乐等流媒体App,“抖音”都已是热门关键词,甚至“飙升榜”的前列也被大部分“抖音热歌”所占据。《飞鸟与蝉》《白月光与朱砂痣》和《大风吹》,以及当下正火的《漠河舞厅》和《删了吧》,都是先从短视频火起来,再占领音乐流媒体排行榜的“神曲”。这些热门的“神曲”,能创造出千万级的版权收益,也就很快成为众多创作者的靶心,因此同质化作品大量涌现,音乐的量产速度超出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在短视频App内,“抖音音乐人”和“快手音乐人”已随处可见。对音乐人来说,短视频平台原本是推广歌曲的地方,现在反向成为影响很多音乐人创作的源头。
当“抖音神曲”成为一种现象,短视频卡点成为流行音乐的热门元素,大量的音乐公司和独立音乐人正在量产“神曲”,甚至有些创作者已在套用“副歌优先创作”的模式,即先写出歌曲的高潮部分,然后把作为短视频背景音乐效果好的副歌筛选出来,再进行补全创作成完整的歌曲。
——短视频的流行催生出全新的音乐创作流程与模式,并实现了规模化和工业化。在这场新的音乐创作竞赛中,传统唱片公司已踪影罕至。
在当下的音乐消费和创作语境里,传统唱片公司的影响力弱化了,但“三大唱片”(环球、华纳和索尼)仍能获得高昂版权收入。它们至今是怎样的存在?当下的“音乐人”是如何定义的,和唱片时代又有什么不同?
只要回顾音乐工业的历史,就能发现其中的“变”与“不变”。
01 音乐工业初始:不卖唱片卖乐谱19世纪末,位于纽约第28街(第五大道与百老汇街之间)的叮砰巷,正是音乐创作规模化和商业化开始的地方。在还没有出现唱片公司和唱片市场的19世纪80年代,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出版公司,他们最先做起音乐的买卖,主业是贩售乐谱,消费者把乐谱买回去再演奏、演唱或者收藏。
在台前,出版公司为了卖出更多的乐谱,就聘用众多的乐手在门店演奏自家的“音乐作品”。当人们经过这条街,总能听到“叮砰”作响的音乐声:“叮砰巷”这条街和“叮砰巷歌曲”的命名正由此而来。在幕后,因出版公司的聚集,大量音乐创作者、演奏者和演唱者也因求职汇集于此,这些从业者也都是那个时代的“音乐人”。
在与市场磨合后,他们的主流作品也都呈现出共性,比如普遍旋律性强,具有轻松和舒缓的节奏,曲式多是分明的“主歌+副歌”,段落以32小节的AABA为主;歌手演唱也更注重声乐的技巧,尤其是咬字和共鸣。
汇集在叮砰巷的创作者和贩售者,在竞争中表现出强烈的商业嗅觉,因遵循相近的市场导向,他们追求的主流音乐自然会趋同,多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喜爱的抒情歌曲。
20世纪的流行歌曲(POP)实际沿袭的就是“叮砰巷歌曲”,中国内地早期流行的《夜上海》《如果没有你》等华语音乐,其标志性的AABA曲式结构,根源也是于此。
到了20世纪40年代,麦克风和录制设备的普及,音乐能够被低成本地录制、储存和播放,也就加速促进了音乐的传播,这才诞生了最早的实体唱片(从黑胶唱片开始,再演化到磁带、CD光盘等),也正是唱片的流行和市场化,开启了辉煌的唱片工业时代,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也由此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