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电器:一边打折,一边高端( 二 )


小熊电器归母净利变化数据来源:wind
但尽管盈利能力逐渐回暖 , 但小熊已无法回到2020年的高光时刻 。
背后的原因在于 , 小熊高企的费用端仍在挤压利润 , 这种趋势并没有改变 。
前三季度 , 小熊销售费用率达到17% , 为近年来高点 。 而新宝股份、苏泊尔和九阳的销售费用率为2.98%、10.88%和14.72% 。
小熊电器:一边打折,一边高端
文章图片
小熊电器销售费用率变化数据来源:wind
因此 , 依靠“节流”固然能短期止损 , 让小熊交带上了一份看似不错的基本面成绩单 , 但如何解决挤压利润的核心矛盾 , 小熊依旧没有找到解决的路径 。
性价比与精品化:小熊转型的最大悖论在基本面之外 , 摆在小熊面前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战略的抉择 。
复盘小熊的崛起历史 , 其本质是依靠长尾市场的优势 。 一方面 , 小熊早期将大部分资源集中于品类的开发与创意的提升上 , 依靠性价比、多品类与“爆品逻辑”满足细分领域的需求 。
即便是单品天花板不高 , 但依赖于丰富品类的规模叠加以及容易冲动消费的懒人剁手党们 , 可以提升整体长尾品类的规模 。
另一方面 , 无远弗届的线上销售也更契合多品类的长尾模式 , 不用花大钱建立传统经销商渠道 , 大多发轫于淘系的创意小家电品牌搭乘电商红利一路顺风顺水 。
但好景不长 , 包括小熊在内的诸多小家电品牌都陷入了一个认知困境——天然的认为与依靠供给驱动的大家电类似 , 供给端的持续创新能够带动消费频次的提升 。
这其实忽略了一个前提 , 大家电往往是在刚需成熟品类上做创新 , 而创意小家电本质上是一门需求驱动 , 完成非刚需产品市场教育的生意 。
因此 , 如果爆品热度不及预期 , 小熊信奉的多品类长尾市场优势也将化为卖不出去的库存 , 抬高了产品池的管理成本 。
意识到这一点后 , 跨入2022年提出以精品化战略“做减法” 。 一方面 , 缩减SKU , 优化产品结构;另一方面 , 则是通过高端子品牌 , 抢占高端市场 。 如小熊获得世界贵族家电四大品牌之首法国Brandt的品牌授权 , 负责该品牌在中国的研发与销售 。
小熊电器:一边打折,一边高端
文章图片
这背后的逻辑 , 其实与大家电们在存量市场的竞争逻辑类似——小熊用高端化的故事 , 卖更贵的价格 。
2020年小熊共有30多个产品品类 , 且平均每个品类SKU有13个 , 而到了2021年 , 其平均每个品类SKU精简为8个 , 且大多数品类都已完成提价 。
同时在产品结构上 , 除厨电类与生活类产品外 , 小熊通过切入母婴、个护等产品 , 开辟新增长曲线 。
但截至目前 , 包括母婴、个护在内的其他小家电业务难以扛起增长大旗 , 截至2022年上半年 , 其营收占比仅为7.27% 。
“精品化策略”在新兴品类的产品池中无法复用 , 原因在于转换赛道 , 推陈出新仍需要试错成本 。
因此 , 就收入结构而言 , 营收占比超八成 , 负责赚钱养家的厨房小家电理所应当地成为了“精品化策略”的主力 。
小家电走“精品化路线”一般有两种策略:一种是围绕场景 , 通过迭代功能完成产品升级 。 典型案例如北鼎以“养生”为场景 , 围绕养生壶配套产品升级 。
另一种则是大单品逻辑 。 用精准的人群定位与后续的营销圈粉 。 比如定位新中产的摩飞 , 其大单品多功能料理锅其实就是将中西式厨房结合 , 后续又通过与大英博物馆联名 , 进一步抓牢这部分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