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施耐德电气数字化“新故事”:做好本土化研发很重要

“百年老店”施耐德电气数字化“新故事”:做好本土化研发很重要
文章图片
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 , 德国正式推出了“工业4.0”概念 , 即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 。 此后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的工业转型竞赛 。 在这场竞赛中 ,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角力的关键 。
作为一家致力于推动数字化转型的“百年老店” , 施耐德电气在2019年的总营收中 , 大约50%来自数字化业务 。 施耐德电气做对了什么?又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InfoQ采访了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化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施耐德电气(中国)软件研发中心负责人张磊 , 一起聊聊施耐德电气是如何做好数字化转型这件事的 。
软、硬件齐转型
如果说已经进行很久的工业自动化主要是做控制 , 那么数字化更多是做数据分析和洞察 。 然而 , 当前企业对数据的利用率并不高 。
对于一家工业企业来说 , 数据维度主要包括生产相关数据和运营相关数据 , 其中涵盖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 , 以及财务、供应链等方面的数据 。 但这些高达几十TB的数据通常就被企业放在硬盘里 , 没有用来做更多维度的数据整合和分析 , 也就谈不上发挥更大的价值 。
成熟的自动化工具为企业的数字化打下了基础后 , 如何将这些数据更有效地利用起来成为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 。 另外 , 工业数据专业化程度非常高 , 不懂背后的工艺和逻辑的话很难做出有效的数据分析 , 更别提给出建议 。
与互联网企业不同 , 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从硬件到软件的、更全方位的转型 。
硬件一直是施耐德电气的传统强项 。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 施耐德电气中国的硬件服务依赖着集团的全球研发能力 , 但现在 , 施耐德电气中国的研发能力已经不逊色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
中国是需求场景最多的市场之一 。 之前施耐德电气中国更多地是扮演着“提需求”的角色 , 但随着中国研发实力增强和人才供给的增多 , 施耐德电气在几年前开启了“多中心”研发计划 , 施耐德电气上海研发中心成立后负责了集团的很多研发工作 。 除了中国外 , 其他研发中心还包括法国、美国和印度等 , 集团根据需求和能力分配研发任务 。 2021年5月27日 , 施耐德电气数字产业示范园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 , 其中包括新设立的施耐德电气(中国)软件研发中心 , 将与位于上海、西安、深圳的三大研发中心一起 , 构建施耐德电气软硬件一体化的创新研发体系 , 加快新技术的开发以及在各行业的应用 。
“百年老店”施耐德电气数字化“新故事”:做好本土化研发很重要
文章图片
作为所有解决方案构建和交付的技术基础 , 施耐德电气在2017年推出了EcoStruxure平台 , 这也意味着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转型正式进入整合提升期 。 之后施耐德电气把数字化转型的咨询、智能工厂规划的咨询、智能工厂的软件系统以及底层的元器件、设备整合到一起 , 与施耐德电气在能源管理领域的领先优势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
另一方面 , 软件是数字化转型不得不提的话题 。 工业软件可以分为传统的边缘层软件和新型的云原生软件 。
此前 , 工业软件也是以国外厂商的技术为主 。 施耐德电气中国为弥补国内软件能力的缺失 , 除了收购工业软件能力较强的企业外 , 也根据国内企业需求来加强相关软件的自研能力 。 例如 , 针对国内市场完全自研的数字化能效管理平台EMS+ , 在轻工、汽车、水泥等行业被广泛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