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赋能路径清晰 “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扩容

1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发布《“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和重点行业实践(第二批)》,涉及生产单元模拟等10个“5G+工业互联网”的典型应用场景,以及石化化工、建材、港口、纺织、家电5大重点行业。
截至目前,“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已经扩大到20个,重点行业增至10个。工信部表示,将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强化“5G+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并拓展应用领域。
标杆示范带动作用凸显
第二批“5G+工业互联网”10个典型应用场景包括生产单元模拟、精准动态作业、生产能效管控、工艺合规校验、生产过程溯源、设备预测维护、厂区智能理货、全域物流监测、虚拟现场服务以及企业协同合作。5大重点行业分别为石化化工行业、建材行业、港口行业、纺织行业和家电行业。
从生产单元模拟场景看,通过在生产单元各类设备上设置5G模组或部署5G网关等,采集海量生产数据、设备数据、环境数据等实时上传至边缘云平台,而边缘云平台则利用三维(3D)建模技术建设与物理生产单元对应的虚拟生产单元,实现生产制造状态实时透明化、可视化。企业可以利用模型仿真、孪生共智等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技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产能预测、过程感知、转产辅助等功能,将实际生产结果与5G虚拟生产单元的预期结果进行比对,根据比对差异对物理生产单元进行优化,实现生产要素、生产工艺、生产活动的实时精准管控,确保生产稳定高效运行。
在虚拟现场服务场景,通过对工业产品的外形数据及内部结构进行立体化建模,企业可以构建虚拟数字展厅,通过5G网络传输至用户的平板电脑、AR/VR等智能终端,用户与数字模型实时互动,能够实现产品细节的沉浸式体验和感受。此外,基于5G和AR/VR融合,企业可以构建贴近真实场景的全虚拟场景,为员工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和自由操作练习,提高技能学习效率。
今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发布了第一批“5G+工业互联网”优秀实践成果,包括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设备故障诊断、厂区智能物流、无人智能巡检、生产现场监测10大应用场景,涵盖电子设备生产、装备制造、钢铁、采矿、电力等5大行业。
“5G+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的标杆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在日前举行的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韩夏介绍,以赋能实体经济为目标,“5G+工业互联网”已融入千行百业。“5G+工业互联网”全国在建项目已经超过1800个,覆盖采矿、电力、钢铁等22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5G+工业互联网”支撑实体经济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
同时,“5G+工业互联网”的赋能路径日益清晰。“基础电信企业、工业企业、通信设备企业、软件企业深度合作,形成多样化的商业运营模式,团体赛打法更加成熟,各地聚焦重点特色行业,举办多场行业现场会,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区域协同发展的格局更加清晰。”韩夏说。
龙头企业积极参与
中国证券报采访人员注意到,在《“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和重点行业实践(第二批)》中,石化化工、建材、港口、纺织、家电五大行业的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并实现了降本增效。
例如,建材行业产品生产具有连续、流程化和能源资源消耗型特征,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大。良瓷科技、海螺集团、泰山玻纤等企业利用5G技术开展生产单元模拟、厂区智能理货、生产过程溯源、精准动态作业等典型应用场景的实践,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升了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