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路网|李彦宏: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可以“通向不拥堵的生活”!

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城市拥堵已然成为大家最关心的交通问题。随着自动驾驶的相关软硬件技术的持续提升,我们对智能交通究竟能在未来带给我们什么实质的改变也提高了期待。

同一天,《智能交通:影响人类未来10—40年的重大变革》一书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国内首部系统阐述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现状和前景的专著,《智能交通:影响人类未来10—40年的重大变革》由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创作,结合国内、国际双重视野,以立体化方式,全方位分析并阐述了智能交通建设的“中国模式”。该书首次系统性地提出了中国智能交通领域六大创新理念和模式,即智能交通运营商模式、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自适应的智能信控系统、L4级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技术难点与突破、MaaS出行即服务模式、地图ETA通行时间智能预估和预约出行。
城市路网|李彦宏: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可以“通向不拥堵的生活”!
文章插图
图 | 《智能交通》封面
李彦宏在书里面说: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可以“通向不拥堵的生活”。那么,智能交通是否能够在未来彻底解决如今城市的拥堵问题,成为城市交通安全指数提高的最优解呢?
城市路网|李彦宏: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可以“通向不拥堵的生活”!
文章插图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知道交通拥堵的原因出在哪里?具体来说,原因可以有如下五点:1、车辆保有量增速远高于道路建设速度;2、车辆分布不均衡,核心区远高于外围区;3、车辆使用不合理,作为通勤工具,早晚上下班过度集中使用;4、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5、偏重视机动车,弱化了非机动车和行人,导致过街不便和乱行现象。总结起来就是:车多,路小,乱跑。

其中车多路小还不算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行人和车辆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这是大部分城市堵车最常见的原因——由于某个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突然急刹车、无预兆变道或者加塞、超车,就会使正常的车流受到阻碍,于是哪怕第一辆车只停下来了1-2秒,但是在交通拥挤的道路上,就会引发一波“交通海啸”。所以,由于各种各样不文明且违反交规的驾驶行为造成交通压力变大,再加上机动车数量的增多和道路建设跟不上,高峰期堵车就成为家常便饭了。

那么,未来的“智能交通”又是什么样子呢?从百度CEO李彦宏所著的《智能交通:影响人类未来10-40年的重大变革》一书中,其实我们是可以窥见一斑的。

未来的智能交通,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车、路、行。百度的智能交通减碳就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的,首当其冲的就是“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这是一个将用户体验和道路通畅度深度融合并进行升级的硬件措施,其安全性会远远超过人类司机驾驶的车辆。车辆事故减少,将大幅减少人们在道路事故中的经济损失,也将降低车辆在道路上的拥堵时长和能源消耗。小编查询资料后发现,自动驾驶车辆不仅可以实现编队行驶,在高速公路行车中,利用多传感器融合与V2V技术保持安全的等距跟车,大幅降低后方车队的风阻,节约油耗,降低碳排放。还可以实现全天候的运输,既提高效率,又节约人力成本和不必要的能耗。
城市路网|李彦宏: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可以“通向不拥堵的生活”!
文章插图
而路的信息化,则是解决交通拥堵、停车效率低、出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道路交通运输效率的一个必要措施。

最后就是行的共享化,增加共享汽车,减少私家车,也能够大大减轻交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