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156天后,网约车市场依然静悄悄( 二 )


不过7月之后的网约车市场“二战”,说明了恶性竞争已不符合当下及以后市场发展的要求。当然,网约车市场的变与不变的因素还包括其它方面,如平台商业模式和基础服务体验。
二、为何原有的市场格局难以改变网约车市场的商业模式可以大致分为C2C和B2C两种,前者属于轻资产模式,平台上的主要运营车辆为私家车,如滴滴出行,而后者属于重资产模式,运营车辆主要来自平台的统一采购,如T3出行和曹操出行。在运营模式上,还有专门的聚合型网约车平台,用户可以同时呼叫部分不同平台的车辆,美团打车、高德和滴滴都属于这一模式。
以平台短期的快速市场扩张角度去考虑,B2C不如C2C模式灵活,该模式的玩家不仅要在新市场投放车辆,还要建立运营和后勤等配套服务,所以我们会看到在今年7月的订单增速数据中,T3出行等部分重资产平台的订单增速并不如滴滴。
B2C网约车的主要优势是,在车辆和驾驶员方面的可控度更高,解决部分乘客的安全焦虑,提供差异化的打车体验。
其次是聚合模式,美团打车和滴滴除了本平台运营的车辆外,皆可呼叫第三方平台服务,其实聚合模式更像是原有平台服务的延伸,通过吸引第三方服务去补足平台自己运营车辆的不足,本质上这一模式是在扩圈,高德地图需要增加平台用户粘性、美团打车和滴滴则是为了提升用户的选择范围。
滴滴自己都在发展聚合模式,至少能够说明该模式对自己的影响利大于弊。
也就是说,即使这段时间滴滴变得“低调”了,网约车B2C和聚合模式的平台在短期内难以撬动足够多的市场份额,而市场上剩下的C2C平台在不能任性的烧钱后,面临“后劲不足”的发展问题。
另一方面,部分网约车平台还面临平台“资源匮乏”的窘境,这不是短期内烧钱和挖人能够解决的。
携华出行CEO庄智强曾表示,一条线路的导航策略众多,至于要选择哪种路径,需要强大的算法和数据予以支持,即大平台背后拥有完整的数据库和经过市场检验的算法做支撑,进而提升平台的基础服务体验,而小平台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积累,在这其中,时间恰恰也是一大壁垒。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的平台在不断增加,2021年3月时共有227家平台取得该资质。
若没有资本的支持和一定的技术积累,行业新玩家还难以在短期内对市场主流玩家造成威胁,反而更多时候是新玩家和新玩家间的互搏。
网约车|156天后,网约车市场依然静悄悄
文章插图
与市场“萌新”相比,部分老玩家的背后可都是大型车企,曹操出行依靠吉利、T3出行则是依托东风和一汽、首汽约车的背后为首汽集团。
当行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后,行业的格局往往更难打破,智能手机和电脑行业亦是如此,新玩家若不能找到新技术或新模式,仅靠烧钱等方式难以找到市场突破口,毕竟,滴滴等厂商就是这么过来的,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的后果不言而喻。
三、尾声事实证明,许多事物的改变并非一蹴而就,现在的滴滴仍是国内网约车市场的主角,多数玩家在这三个多月里所做的“努力”,并未给行业市场格局带来根本性变化,其中的原因包括用户市场环境、商业模式、平台基础服务体验和用户使用习惯等方面。
11月30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要求相关企业设置平台抽成的比例上限,推动平台抽成的透明化建设。
网约车作为我们衣食住行中的重要一环,行业规范化是网约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部分B2C网约车平台来说,这也正是平台发展的关键时机,更规范的车辆和素质更高的驾驶员正是自己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