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耳机?应该考虑哪些方面?新手误区解析

又到了年终盘点的时间 , 今天笔点酷玩和大家聊一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耳机 , 以及2021年有哪些耳机值得入手 。 这篇先写前半部分基础干货和新手误区 , 下一篇再写2021优秀耳机盘点 , 烦请收藏本文的同时 , 给我一个赞哦 。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耳机?应该考虑哪些方面?新手误区解析
文章图片
1 , 耳机的基础知识与新手误区
(1)有线耳机一定比蓝牙耳机音质好?
如今说买耳机 , 一般都会先考虑是否有线缆束缚——也就是买蓝牙耳机还是买有线耳机 。 简单讲 , 蓝牙耳机的优势是便携性好、无线缆累赘 , 主要缺点是丢1个毁1双(多指真无线耳机) , 需要考虑续航时长;而有线耳机胜在音质和可玩性(比如可更换线材) , 最重要的是 , 其音质的上限要高于蓝牙耳机 。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耳机?应该考虑哪些方面?新手误区解析
文章图片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耳机?应该考虑哪些方面?新手误区解析
文章图片
不过 , 蓝牙耳机并不是像某些人diss的那样音质拉胯 , “只能听个响儿” 。
现在的蓝牙耳机早已不是当年的“不插线接电话基础工具”了 , 新的传输协议和编码格式使蓝牙耳机有更高的信息传输带宽 , 无损音频传输几无短板 。 再加上有针对性的优化和音质调校 , 优秀的蓝牙耳机也可以和有线耳机一较高下 , 甚至出现某些头戴式耳机插线听歌不如蓝牙听歌的情况 。
所以 , 别再认为有线耳机一定强过蓝牙耳机 ,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自己需求进行选择 , 比如专用于便携出街或户外跑步就选蓝牙耳机 。
(2)动铁解析佳、动圈低频好?
发声单元是决定耳机音质的重要因素 。 按单元类型 , 可分为动圈耳机、动铁耳机、圈铁耳机、平板耳机和静电耳机 。
不同的单元指向相异 , 动铁解析力好 , 声音偏干冷 , 更适合中高频;动圈感情充沛 , 更适合中低频;圈铁互补 , 精雕细琢之后 , 音质更佳 。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耳机?应该考虑哪些方面?新手误区解析
文章图片
但是 , 如果你说:“想要解析力强就选动铁、想要低频下潜足就选动圈” , 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
没错 , 动圈、动铁等不同单元类型的确影响了耳机的性能和音色倾向 , 但耳机整体音质水平并不会与单元类型有绝对的关联 。 不是所有动圈解析都强 , 低频差、声场弱 , 也别都让动铁背锅;哪怕是圈铁互补 , 也要有高水平的调音和衔接才能达到出色的音质水准 。 单纯拿圈、铁、X圈Y铁大做文章的厂商 , 有可能是在收智商税 。
与这个道理类似 , “单元尺寸越大音质越好”也是错误的观点 。 比如某些便携头戴式耳机使用了比同价位动圈耳塞更大尺寸的平板振膜单元 , 但实际音质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 这是因为相对而言 , 大尺寸单元更难驱动一些 , 而且还要看振膜材料的优劣、调音水平的高低 。 这个时候 , 用耳机成本衡量音质反而更直接——相同的售价 , 便携头戴式的音质往往不如动圈耳塞了 。
(3)佩戴方式与主动降噪的误区
按照佩戴方式 , 耳机分为头戴式耳机与耳塞两大类 。 其中耳塞包括入耳式、半入耳式和平头耳机三个小类;近年来 , “不入耳”的骨传导/气传导耳机也日渐兴起 , 但目前市面上最受欢迎的还是入耳式耳塞 。 入耳式耳塞与半入耳式耳塞、平头耳塞相比 , 除了隔音效果比较明显 , 其他方面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劣之分 。
耳机降噪功能大体分为ANC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两种 。 简单讲 , 被动降噪往往只是依靠耳塞或头戴式耳机封闭耳道的方式来进行环境噪音的物理隔绝降噪;而ANC主动降噪是通过拾音麦配合独立信号电路产生反相位的声音 , 抵消拾取的环境噪声达到降噪目的 。 目前不少主动降噪耳机还支持“多档位降噪”和“通透模式” , 使用场景更为灵活 , 因而支持主动降噪的耳机 , 成本和售价往往会更高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