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数据中心群雄争夺 国产芯悄然觉醒( 二 )


英伟达:数据中心取代游戏业务成为新主角
在GPU图像处理器方面 , 英伟达是独立显卡GPU的长期霸主 。 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 , 英伟达GPU也主导着AI芯片 , 在深度学习、自动驾驶等垂直领域成为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 高性能的AI服务器几乎都采用了英伟达P100/V100/A100系列显卡 。 英伟达凭借GPU积累的算力优势 , 针对AI领域推出“GPU+CPU+DPU”三芯战略 , 布局游戏、数据中心、汽车三大业务 。 针对数据中心 , 英伟达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CPU Grace , Ampere架构GPU和BlueField架构DPU , 以及整合算力和互联能力的融合加速卡进一步拉近算力和数据的距离 。 虽然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2019年刚起步 , 但在CPU和DPU及融合方向新业务方面已不断成长 。

近日英伟达发布的财报显示 , Q3收入为59.3亿美元 , 同比下降17% , 其中游戏部门销售额同比下滑了51% 。 但数据中心业务拯救了英伟达 , 该部分业务的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1% , 达到38.3亿美元 , 已成新主角 。
AMD:并购打造完整产品线
2022年AMD通过收购Xilinx完成了半导体行业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 , 因而拥有了最强大的领先计算、图形和自适应SoC产品组合 , 补齐FPGA短板 。 同年 , AMD还以约19亿美元收购了DPU芯片厂商Pensando 。 DPU是数据中心继CPU和GPU之后第三颗重要的算力芯片 , 可帮助使用者获得超高性价比的算力 , 有效克服通信延迟 , 提升数据安全水平 。

依托于自身原有的CPU、GPU及两起收购 , AMD打造高性能CPU、GPU、FPGA及DPU芯片组合 , 拥有了完整产品线 , 为未来新型架构和应用布局 。
对于三巨头在数据中心方面的布局 , 深存科技创始人&CEO袁静丰说:“各家芯片巨头在传统赛道上发展的同时也在进入新的领域 。 数据中心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 跨领域的异构体系会越来越多 , 企业不会在某一个单独的领域发展 。 通过系统性革新 , 多样化的架构也会越来越丰富 , 计算需要离数据越来越近 , 而不是传统的冯氏架构下计算与数据完全分离 。 ”
中国企业择机突围
国外三巨头已然形成了鼎足而立的局面 , 不过近年来国内企业也在择机而动 , 奋起直追 , 试图突围 。
然而 , 在这过程中 , 中国数据中心企业也面临着起步较晚、相对经验不足、人力资源较匮乏等问题 。 那么 , 国内数据中心的发展状况如何呢?袁静丰表示 , 国内的数据中心芯片 , 发力最早的是CPU领域 , 如申威、龙芯等 , 但是基本都集中在信创领域 。 2017-2018年开始发力GPU , 诞生了很多初创公司 , 有些发展快的已进入量产阶段 , 有些还在设计和流片阶段 。 另外近几年国内DPU公司不断 , 应用以网络任务卸载为主芯片的量产部署还在比较早期 , 也基本追随着国际产业的发展之路 。 这些年随着数据量的增加 , 存储容量和带宽的升级 , 围绕数据核心的计算存储变得越来越重要 , 以解决数据引力的问题 , 同时达到效率的倍增 。



据悉 , 国产CPU企业以华为为代表 , 另外还包含申威、龙芯、飞腾、海光、宏芯、兆芯等 。 GPU领域主要有景嘉微、航锦科技、芯瞳半导体、壁仞科技、天数智芯等企业 。 在DPU方面 , 国内新兴企业以中科驭数、芯启源、云豹智能、星云智联、益思芯、边缘智芯等为代表 。
企业的起步晚及资源缺少注定了与国外巨头的差距存在 。
“差距还是比较大 。 ”在被问到国产数据中心与国外巨头的差距时 , 袁静丰告诉集微网 , “在互联网应用层面 , 国内外的差距相对少一些 , 比如电商、社交媒体、短视频、媒体播放应用等等 , 国内已经很成熟 。 但在PaaS和IaaS层面 , 还又是不少差距 , 目前在数据中心核心产业链上真正能够完成国产替代的还凤毛麟角 。 由于技术上缺乏数据中心底层核心器件开发的历史和经验 , 计算和加速领域基本被英伟达、英特尔及AMD、博通等国际巨头垄断 。 数据中心存储也是基本被三星、美光、西部数据、海力士、铠侠这样的企业垄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