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娜贝儿的“上头”和“下头”,背后有什么玄机?( 二 )


文章图片
△迪士尼设计的一系列萌宠形象——达菲家族 。
可光有“光环”并不够 。 不停地给IP赋予新的内容 , 是迪士尼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 也是玲娜贝儿走红的另一个原因 。 邬盛根说:“从爷爷辈到如今的小辈 , 每个人都熟悉迪士尼 , 可每个人又不是完全熟悉 。 年轻人要的是独一无二 , 喜欢的东西也有很强的时代烙印 , 像那种几代人都知道的形象可能对他们的吸引力不是很强 。 ”如果说米老鼠、唐老鸭构成几代人共同的记忆 , 那么每隔几年就新推出来的新人物形象则让年轻的一代更多感受到“独特”的力量 , 玲娜贝儿正是这种不断迭代、不断推新的受益者 。
此外 , 短视频时代也给玲娜贝儿这样的新IP传播提供了机遇 。 在玲娜贝儿这一人物形象出来后 , 与其互动的短视频在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层出不穷 。 这些极具表现力的短视频让更多人感觉到 , 这个玩偶具有生命力 , 消费者可以跟角色产生互动 , 更多有趣的故事能在消费者的参与中创作出来 。 可以说 , 丰富的传播渠道与参与式文化同频共振 , 让迪士尼又一次尝到了流量红利 , 也造就了玲娜贝儿 。
IP应该如何诠释?
如果说 , 玲娜贝儿的火是基于自身形象、传播渠道、营销策略等多种成因 , 那她的“下头”来得也有些猝不及防:不尊重游客、区别对待粉丝……一场围绕玲娜贝儿的争论在社交平台展开 。
“下头”的粉丝认为 , 作为迪士尼的卡通角色 , 玲娜贝儿应当符合其基本设定 , 要对粉丝多几分尊重 , 一视同仁 , 尽量满足粉丝需求 。 而支持玲娜贝儿的人认为 , 错误行为的根源在于扮演者 , “内胆(指穿着玩偶外套的演职人员)行为 , 与玲娜贝儿无关 。 ”原来 , 玲娜贝儿的互动视频在网上走红时 , 粉丝根据其性格差异 , 认为有“堆堆”“七分”和“九分”(均为粉丝起的代称)三位演职人员 。 总的来说 , “堆堆”活泼 , “七分”有点“拽” , “九分”很“甜甜” 。 争议产生后 , 有粉丝要求迪士尼辞退行为不当的演职人员 , 以维护玲娜贝儿的形象 。
玲娜贝儿没有独立的故事线 , 人物设定也不甚清晰 , 所以她的性格主要来自演职人员的诠释 , 并在和粉丝的互动中逐渐变得丰满和立体 。 但问题随之涌现:怎样的诠释最贴切?谁又是评判者?“堆堆”“七分”“九分”的演绎有差异 , 玲娜贝儿的粉丝各有偏好 , 时有争论 。 这一类似娱乐圈的“饭圈”现象居然出现在一个玩偶身上 , 所以当玲娜贝儿与粉丝的互动方式引发争议时 , 不同偏好的粉丝针锋相对 , 为玲娜贝儿的正常发展埋下了一颗“雷” 。
玲娜贝儿的“上头”和“下头”,背后有什么玄机?
文章图片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双龙认为 , 玲娜贝儿不仅仅被网友当作一个玩偶 , 而是一个“拟人化”的存在 , 满足了粉丝的期待 , 让粉丝过了一把“养成”的瘾 。 可粉丝没有意识到 , 他们看到的与之频频互动的玩偶背后 , 是一个拥有喜怒哀乐的人 , “演职人员每天要接待那么多游客 , 要与那么多人互动 , 难免有失误 。 更何况 , 演职人员怎么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但在围绕玲娜贝儿的营销热潮中 , 演职人员的表现被不断放大 , 受到全网关注 , 甚至有粉丝要求“内胆”不做“人”只做玩偶 , 这样的要求显得滑稽且不合理 。 所以李双龙认为 , 玲娜贝儿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演职人员的努力 , “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人’ 。 ”
玲娜贝儿的“上头”和“下头”,背后有什么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