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再读《柳传志给杨元庆的信》,我终于明白为啥联想不能变成华为了

联想|再读《柳传志给杨元庆的信》,我终于明白为啥联想不能变成华为了

文章图片

【联想|再读《柳传志给杨元庆的信》,我终于明白为啥联想不能变成华为了】联想|再读《柳传志给杨元庆的信》,我终于明白为啥联想不能变成华为了


现在有很多批评联想的声音 , 我认为联想之所以引发这么多的批评 , 有这样一个原因 。
那就是联想曾长期给人以“民族企业”的印象 , 它成立几十年来 , 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的荣誉、名声和财富 。
可以说 , 国人能够给它的 , 都已经给它了 。
那么 , 居功须担责 , 既然国人给了你这么多 , 你就应该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 但联想自己好像不这么看 , 它们觉得自己是一家“全球性企业” , 是一家完全市场化的商业公司 。
一台电脑 , 国外是高配置低价格 , 国内一度是反过来(现在差别应该小很多了) , 这也难怪人们愤怒了 。
如果没有华为作对比 , 联想其实还不错 , 数十年稳健经营 , 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 但是——重点是但是 , 相比无资金、无资源、无技术起家的华为 , 联想的起点是很高的 。
联想背靠中科院 , 有资金 , 有技术 , 有人才 , 既能卖产品 , 又能拿地皮 , 很快就做得风生水起 。
相比气势如虹的联想 , 华为那时候有点惨 , 据华为初期的老人回忆 , 他们去深圳找工作 , 提起华为 , 一度被人认为是“几个渔民”搞得小公司 。
论资金论技术 , 论产品论人才 , 华为完全跟联想没法比 。 话说任正非一开始也是做贸易 , 联想那时更像是“技工贸”路线(倪光南还在的时候) , 后来我们就知道了 , 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 。
那么 , 为啥联想不能变成华为呢?或许我们可以从柳传志给杨元庆的信里找到答案 。

柳传志无疑是联想的关键人物 , 柳传志可能会觉得委屈 , 当初是拿了20万启动资金 , 但是他做大了联想 , 给出了数千倍的回报啊 , 这难道不是功劳吗?
我们不否认柳传志的经营才能和贡献 , 我们在意的是联想在IT行业变革中的定位和作为——它本来是可以为民族IT和高科技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的 。
好了 , 有些事越说越生气 , 我们还是继续说主题 。
柳传志生于1944年 , 杨元庆生于1964 , 柳传志可以说是杨元庆的父辈 。 从很早开始 , 中年创业的柳传志就开始物色自己的接班人 。 对于销售才能出众的杨元庆 , 柳传志是很喜欢的:
“私营公司的老板喜欢有能力的人才主要是为了一个原因——能给他赚钱 , 有这一条就够了 。 而国营公司的老板除了这一条以外 , 当然希望在感情上要有配合 。 谁也不愿找个接班人 , 能把事做大 , 但和前任关系不好 。 开句玩笑 , 找对象如果对方光漂亮(相当于能力强)但不爱我 , 那又有什么用?”
单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柳传志和任正非、联想和华为的不同 , 任正非曾表示 , 华为公司不能把希望建立在个别英雄人物身上 , 成败系于一人 , 企业的“魂”不能等同于老板 。
一个成熟的公司应该有治理章程和迭代更替的秩序 , 不能是由某个人去“指定” 。
而在柳传志的心目中 , 杨元庆作为他的接班人 , 必须是具备两个条件 , 一个是能赚钱 , 一个是“爱他” 。 其实柳传志蛮诚实的 , 他说出了很多老板的心里话 。 不然的话 , 就算是亲儿子 , 也难以做接班人 , 是吧?
柳传志特别点出 , 杨元庆要在“德”上立得住 , 而这个“德”有两层意思 , 一个是“要忠诚于联想的事业 , 也就是说个人利益完全服从于联想的利益 。 ”这是公开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