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板块从不缺少观念的碰撞|不必“贴膜防蓝光”,酷开电视蕴藏着多少互联网电视的秘密?( 二 )


其一 , 技术可靠 。 此前 , 市场中的防蓝光产品良莠不齐 , “防蓝光膜”这类末端方案产品中 , 伪劣产品时有出现 , 至于有些电视产品在市场宣传中提到的防蓝光能力 , 多数也并不理想 , 常常沦为营销噱头 。
2019年12月10日 , 《GB/T38120—2019蓝光防护膜的光健康与光安全应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颁布 , 标准考虑到不同波段蓝光对于人体的健康安全影响 , 对各波段的蓝光透射比分别进行了要求 , 既过滤有害蓝光 , 又不过度防护 , 避免因严重色偏引发的视疲劳 。 新国标对385-505nm的蓝光 , 划分为四个波段区间 , 385≤λ<415nm , 光透射比要求<75%;415≤λ<445nm , 光透射比要求≤80%;445≤λ<475nm , 光透射比要求>80%;475≤λ<505nm , 光透射比要求>80% 。 这就代表 , 所用技术 , 至少要达到国标基线 。
其二 , 体验良好 。 在酷开电视于2017年全球首发光学防蓝光技术之前 , 电视防蓝光的“源头方案” , 主要限于特定的显示技术 , 不过 , 这些产品尚未在市场中完全放量 , 用户基数有限 。 两类“末端方案”更适合普及 , 一是“软件防蓝光” , 二是“贴膜防蓝光” 。 但相应地 , 体验受到了限制 。 无论是软件防蓝光 , 还是早期的贴膜防蓝光 , 其作用机制 , 主要都是将蓝光大范围地过滤 , 画面偏黄、影响光看成为了一种常态 , 严重制约了用户体验 , 与电视的高画质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 必须要明确的是 , 对于用户而言 , 健康护眼是必要的 , 但观看体验 , 同样不可舍弃 。
家电板块从不缺少观念的碰撞|不必“贴膜防蓝光”,酷开电视蕴藏着多少互联网电视的秘密?
文章图片
其三 , 成本可控 。 一段时期内 , 护眼能力较强OLED电视价格相对高昂 , “贴膜防蓝光” , 也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 。 至于应用“光学防蓝光”这类在硬件层面进行优化升级的技术 , 对于一些电视品牌 , 特别是早期依托成本优势的互联网品牌并不适合 。
从这三个方面看 , 酷开电视完全有能力成为“防蓝光电视”的市场普及者 。
先看技术 , 酷开电视独家的光学防蓝光技术 , 从LED晶片的发光源处进行控制 , 通过灯珠芯片控制法 , 将415nm-455nm之间有害蓝光波段平移至460nm , 从背光源根源处减少有害蓝光 。 技术得到了全球产品安全监测认证的权威机构德国莱茵T?V认证 , 取得该机构认证的元器件均可全球免检 。
家电板块从不缺少观念的碰撞|不必“贴膜防蓝光”,酷开电视蕴藏着多少互联网电视的秘密?
文章图片
再看体验 , 从物理根源上降低短波长有害蓝光对眼睛视网膜伤害的同时 , 酷开电视的画面仍然能够保持色彩均衡 。
最后看成本 , 依托背后创维成熟的技术研发体系和供应链支持 , 相比其它一些电视品牌 , 特别是互联网品牌 , 在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方面的成本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 。 从现实情况看 , 酷开电视光学防蓝光技术已经普及至千元档产品 , 在全系产品中都有搭载 。
技术可靠、体验良好、成本可控 , 对于新选电视或者换新电视的消费者而言 , 综合具备这些素质的酷开防蓝光电视 , 会是极佳选择 。
谋求可持续发展 , 互联网品牌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品牌推进电视防蓝光 , 是采用贴膜这类末端处理措施 , 还是采用电视防蓝光这样的源头解决方案 , 看似是就单一的技术应用进行的探讨 , 实质上反映了不同的互联网电视品牌对于发展道路认知的不同 。
互联网品牌此前的兴起 , 伴随着两个关键词 , 一是成本 , 二是效率 , 这是行业初期的流量密码 , 凭借这两个密码 , 众多品牌兴起 , 为电视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 带来变革活力 , 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 小米、酷开、乐视等品牌的早期发展都离不开效率的突出与成本的控制 。 但很快 , 行业大浪淘沙 , 幸运生存下来的 , 只是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