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 , 升级潜力一直都是苹果MacBook的先天缺陷 , Windows体系在这方面就表现得成熟许多 , 哪怕有笔记本为了追求极致轻薄 , 但至少也会保留1个标准的M.2硬盘位 , 用户可以随时升级 , 而无需考虑任何兼容方面的问题 。
另一方面 , 苹果虽然加入了Type-C的怀抱 , 但官方配件价格不菲 , 全家桶、全生态非一般用户及家庭可以承受 。 在这方面仍然是Windows体系下的优势项目 , 各种硬盘盒、扩展坞、视频线、输入外设统一标准 , 价格覆盖区间更大 , 我们完全可以根据预算的多少搭配不同档次的外设配件 。
软硬生态 Windows阵营的优势战场
苹果新一代MacBook Air最大的变化就是搭载了自研的Apple M1 , 从此苹果从Mac、iPhone、iPad、Wacth等硬件设备全部切换至ARM架构芯片 , 也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生态闭环 。
由于软硬生态不同 , 这组数据仅供参考
实话实说 , 这一代的Apple M1真的很强 , 能以ARM架构之芯在不少应用环境下打败X86架构芯片 , 足以证明Apple M1的强大 , 而且这个版本的MacBook Air续航真的很持久 , 可以持续办公一整天 。
但是 , Apple M1之强是有一个限定条件的——Apple M1必须运行在macOS系统生态 , 而这个生态最大的优势就是对新用户极为友好 , 上手非常容易 , 而且自带iMovie、Number、Keynote、Pags等生产力工具 , 还能在APP Store中找到不存在病毒木马隐忧的纯净APP , 基本上不会出现安装某个软件会导致自动安装全家桶 , 拖累整套系统响应速度的问题 。
但是 , 也正是苹果独特的生态闭环 , 导致其外遇强敌 , 内治用户 , 用户粘性较大 , 但开放性不足 。 尤其是在国内网络及生态环境下 , 被盗版环境破坏的软件付费环境 , 及各个企业参差不齐的网络环境 , MacOS满足不了100%的兼容性 , 只能是生产力工具 , 在苹果取消了Bootcamp之后更为明显 。 此外 , macOS系统生态对游戏的支持不太好 , 游戏资源远没有Windows丰富(如果你说兼容无数手游那就当我没说) 。
华为MateBook X Pro 2021搭载的是英特尔第11代酷睿i7-1165G7 , 性能较之第10代酷睿有了极大改善 , 特别是锐炬Xe 96核显的性能堪比GeForce MX350独显 。 考虑到X86架构处理器的发热量较大 , 所以MateBook X Pro 2021为了在纤薄机身内塞进这颗芯片 , 采用了少见的巨大VC散热片以及2个散热风扇 , 在长时间的AIDA 64 FPU拷机测试中其TDP可稳定释放在18W左右的状态 , 足以应对视频编辑和LOL级别游戏的强势挑战了 。
华为MateBook X Pro 2021现在已经可以升级到最新的Windows 11系统 , 系统风格更时尚 , 易用性也有所提升 , 文件通用性、软件的兼容性等方面也不会有任何障碍 。 特别是针对触控操作进行了大量优化 , 让MateBook X Pro 2021的触控屏幕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
华为MateBook X Pro 2021还有一个杀手级功能 , 那就是多屏协同 , 在适配的软件版本条件下可同时在电脑屏幕上至多打开三个手机应用窗口 , 购物比价、跨平台界面处理工作、多窗口学习……让信息呈现更加丰富 , 一屏信息尽收眼底 。
众所周知 , 英特尔与华为PC一直共同致力于推动消费者计算体验的发展 。 此次 , 华为PC与还英特尔通过深层次的联合研发和协作 , 将安卓移动APP引入到PC , 构建了统一的跨端应用市场 , 打造了移动与PC应用统一呈现方式 。
借助英特尔长期以来在系统架构和硬件集成方面积累的技术和经验 , 华为PC能够实现超群的性能、兼容性 , 在PC上流畅运行移动应用 , 在单个屏幕上实现高效办公和畅玩手游 ,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生态选择和超群体验 。 要知道 , 目前仅英特尔版本的华为PC能够实现这一功能 。
- 苹果|库克压力确实大,在众多国产厂家对标下,iPhone13迎来“真香价”!
- 苹果|iPhone 14普及高刷:全系支持120Hz
- 苹果|国内首款支持苹果HomeKit的智能门锁发布:iPhone一碰即开门
- 酷睿处理器|关键数据出炉,京东比阿里差远了
- 苹果|苹果最巅峰产品就是8,之后的产品,多少都有出现问题
- 苹果|最具性价比的苹果手机来了,降价2120元,iPhone12已跌至冰点价
- 苹果|马化腾称,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这是谦虚说法还是有所顾虑?
- 为了你的iPhone能磁吸充电,苹果又花了5亿买材料
- 蓝思科技|苹果与34家中国供应商断绝合作,央视呼吁:尽快摆脱对苹果依赖
- 造车|苹果造车一波三折,缺了一家“富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