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识|俞敏洪最新分享:比知识和学识更重要的,是见识

学识|俞敏洪最新分享:比知识和学识更重要的,是见识
文章插图

编者按:本文来自笔记侠(ID:Notesman),创业邦经授权发布,封面图来自图虫。
内容来源:2021年12月13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与思维造物董事长、得到创始人罗振宇在抖音进行连麦直播。
2021年12月13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与思维造物董事长、得到创始人罗振宇在抖音进行连麦直播。
在一个多小时的直播里,俞敏洪首先分享了自己对学习、阅读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之后与罗振宇就表达能力的培养、阅读、大厂“35岁现象”、软技能等问题展开探讨。以下为俞敏洪单人分享,文末附部分探讨内容。
人的一生从生到死,不自觉地就会思考。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体力的竞争,还有智力的竞争。
人的智力分为天生的智力和后天的智力。
天生的智力来自父母遗传,大部分人在100左右,高智商的人可能在140左右。
而后天的智力需要靠学习来弥补,通过学习,你会得到更好的见识、更好的判断力、更好的学识,以及更好的胸怀和更多的智慧。
一、听课和阅读,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学习又分成了自然学习和有意学习。
1.学习的两种方式:自然学习和有意学习
自然学习是当我们出生以后,看到父母怎么吃饭,我们跟着学怎么吃饭,看到父母下地劳动,我们跟着下地劳动,这些就是自然学习。
自然的学习让我们的人生也不见得有多好,所以我们就要靠有意的学习。有意学习主要是知识传递的学习。
【 学识|俞敏洪最新分享:比知识和学识更重要的,是见识】比如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上都是先人们积累下来的知识和智慧,比如《论语》是2500年前的人说过的话,要怎么学习呢?要通过先人留下来的文字学习。
人类有了语言之后,通过口口相传把知识流传下来,这些知识留下来了,却并不能形成知识的大爆炸。
所以,人类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是有了文字以后,文字的出现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经验的传递过程,开始有了知识的传递。
光靠文字也形成不了知识的集中传播。比如欧洲在中世纪有1000多年的黑暗时期,中国的唐朝以前,知识也只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因为知识不传播。
后来中国发明了印刷术,也传入欧洲,书籍的大量印刷使所有人都能够开始阅读,知识慢慢开始扩散。
随着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学习知识的速度和知识被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个过程中,人类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所以今天的孩子们学习就非常辛苦,因为他要把人类积累了5000年的知识,用小学到高中这12年的时间把基础学好。
人的生命就是这样,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竞争,不断地领悟。人与人之间表面上是和谐相处,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不见刀不见血的互相竞争。
我们通过从小到大的学习,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变得越来越有判断力,越来越有做事情的能力,让自己加入到了竞争的行列。
最后,我们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到了我们的事业中、工作中、发展中,最后让生命开花结果。
2.人的成长方式:听课和阅读
学习通常是两种方式,一个是听课,一个是阅读。
① 听课
听课常常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又分成被动听课和主动听课。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最主要的还是被动听课,即老师在灌输,我们在接收的状态。老师讲的对与错,我们也没有太多讨论的余地。这种听课是被动的,接受起来相对来说比较弱。
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一门课只是一个老师在讲,那么学生接受的知识很快就会遗忘,能记住的知识不到10%。如果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不断跟老师探讨,对观点进行反馈,甚至进行反驳,那么学生能够记住的知识达到了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