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不住用户?不是你没流量,而是你“没文化”( 二 )
所以 , 圈层营销的关键 , 其实是经营关系 。 这个关系 , 不仅指品牌和用户之间的关系 , 还包括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关系 。
在前些天腾讯视频发布的22年综艺节目片单中 , 我看到两个现象:
一个是综艺研发 , 会从一个文化圈层入手 , 进行综艺内容的孵化 。
比如 , 讲推理的《推理计划·11号公寓》 , 看音乐剧的《现在去演音乐剧》 。 尤其是脱口秀这个圈层 , 腾讯视频一口气推出了四档节目:《脱口秀大会5》《脱口秀扩列计划》《脱口秀跨年2021》和《毕业季脱口秀》 。
另一个是 , 综艺内容的生产逻辑 , 从原来的“任务设置” , 进化为“关系的产品化” 。
过往的综艺逻辑 , 大多是用游戏任务来驱动节目走向 。 比如 , 安徽卫视的《男生女生向前冲》 , 观众看的就是哪个选手能闯过复杂的关卡、哪个选手又失足落水了 。
但像《脱口秀大会》这样的综艺 , 看似是脱口秀选手之间的艺术PK , 实际上看点在于评审和选手、选手和选手之间的艺术思辨 , 这些个微妙关系形成了社交话题 , 才让节目有了看点 。
我想说的是 , 像腾讯视频这样的平台已经遵从圈层逻辑孵化内容 , 企业得营销盯紧平台趋势、媒体脉搏 , 才能事半功倍 。
要想做好圈层营销 , 我们先来追溯一下圈层的本质 , 即圈子是怎么形成的?
二、从附近的消失 , 到文化ID的诞生
《十三邀》有一期节目 , 许知远采访了人类学家项飙 。 项飙提到了当代社会的一个现象 , 叫“附近的消失 。 ”
我们对互联网大厂的工资体系密切关注 , 对世界大学的排名了如指掌 , 但我们却不知道对门住的人是谁?附近最近的菜市场在哪?
我们居住的社区 , 正在成为我们要抛弃的东西 。 我们经常抱怨大城市没有人情味、没有家的感觉 , 但当我们回到老家后 , 一样会重复之前的模式:宅在家里 , 通过虚拟的互联网和世界发生联系 。
我觉得 , “附近的消失”可以完全解释圈层是如何形成、如何变化的 。
圈子 , 本质上就是人的连接 。 当一群人以某种原因连接在了一起 , 就形成了圈子 。
最开始 , 人们之所以会聚集、形成一个圈层 , 主要是自然因素在起作用 。 比如 , 河南人、法国人、中国人、黄种人、黑人、苗人、汉人……
这些就是最原始、最大的圈层 , 而这些圈层能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地域和血缘 。
当城市渐渐崛起后 , 人们对圈子的划分 , 开始有了社会因素 。 比如职业 , 中国古代社会里 , “工农商学兵”就是五个最大的职业圈子 。
中国职业作家联盟、制片人协会、鹅厂……这些都是用职业身份 , 对不同圈层进行划分 。
而当互联网出现后 , “圈层”这个词开始被反复提及 。 虽然“附近”在消失 , 但是圈层的聚集 , 却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多 。
互联网的出现 , 大大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成本 , 让不同的人连接起来更容易 。
过往 , 如果你是个养狗人士 , 你可能很容易在小区里找到汪星人的家长群 。 但是如果你喜欢养蜥蜴、蟒蛇、变色龙呢?你恐怕都不敢和邻居提这件事 。 现在 , 类似“养爬”这种小众癖好 , 都可以很容易在网上找到一大群同好 。
而且 , 现在的圈子更多是文化上的自发聚集 , 而不是社会上的被动聚集 。
一个人 , 他可能明面上是中国摄影协会的一员 , 这是他的社会身份 , 是即便他不喜欢也没法改变的事实 。 但他同时也可能是朝阳公园悦跑团里的副团长 , 这是他的文化ID , 是他不会公开宣传、却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身份 。
- 小米科技|预算只有两三千买这三款,颜值性能卓越,没有超高预算的用户看看
- 我们的生活|社交正在推动“孤独生意”多元化发展,天聊将重塑用户精神世界!
- 微信|数亿用户没白等,微信迎来更新,张小龙终于干正事了
- |OPPOK11x,精准的满足用户对于强续航,大存储、拍摄的需求
- iOS|苹果推送iOS15.2.1正式版修复漏洞为主 用户是否要更新看体验再说
- iPhone13用户后悔?14全系列标配120Hz屏幕,可选8GB运行内存!
- 【e汽车】做更懂你的智能出行伙伴 魏牌举办用户粉丝节
- 阿里巴巴|社区团购是互联网巨头的宝地,美团拼多多发展强劲,阿里坐不住了
- 2022年1月15日|魏牌:向用户型品牌转型,构建To C用户体验模式
- 首发小魏同学2.0车机形象 智能车控手表 魏牌用户粉丝节干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