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这一届年轻人的年度情绪:emoha( 四 )


德国社会学家莱克维茨认为 , 我们当前所处的“独异性社会”中 , 存在着一种强制人们“自我实现”“改变自我”的律令 。 每个人必须超越自我 , 不断完善自我 , 然而 , 社会文化倾向于将生活上的失败归结为主体个人的责任 , 从根本上是一种正面情绪文化 , 几乎不为负面情绪留下多少空间 。
本质上 , 摆烂和“emo”其实都源自同一种社会压力:难以左右、对抗外部环境 , 于是 , “实现自我”的律令就变成“调整自己的心态” , 而如果实在做不到积极正面 , 那就美美放弃(emo 或摆烂) 。
但话说回来 , “emo 或摆烂”更多时候也只是“口嗨” , 一种情绪宣泄 。 于是 , 线下都是活力满满的卷王 , 上网一看 , 原来你我都是西西弗斯——这样的矛盾时刻 , 几乎每天都要在发生 。 正如阿兰·埃亨伯格(Alain Ehrenberg)指出 , 在当下 , 人面对一种强制的、压倒性的自由 , “在必须成就自身的努力中精疲力尽” 。
所以 , 还能好好“emo”吗?
现在很习惯说“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 , 说的大概是 , 在压抑已久之后 , 让情绪彻底崩溃的往往只是一件小事 。 这种说法一方面让生活中导致不良情绪的琐碎小事变得合理 , 但也遮蔽了情绪爆发的原因之一:自我压抑 。
把什么都仅仅归结于“emo” , 把自己的情绪摆到公共空间试图寻求共情共鸣 , 习惯性地代入第三人视角超脱地审视自己的情绪 , 并压抑自己的情绪表达 , 反而更容易忽略个人情绪体验的特殊性 , 减少了深度感受和消化情绪的机会 。诉诸“emo”这样含混且带有调侃意味的词 , 企图四两拨千斤地谈论一些真正的情绪问题 , 但这却有可能让我们的情绪更压抑了 。
伯克利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Iris Mauss 的一项研究发现 , “保持积极”的巨大压力 , 反而会使得人变得忧郁 。 相反 , 让自己的悲伤、失望和悔恨等消极情绪自然发展 , 反而会经受更少的情绪病症状 。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 Paul Bloom(2021)也指出 , 每时每刻的情绪状态 , 并不决定对人生的总体评价 。 研究表明 , 那些最终认为自己是快乐的人 , 一般都是那些会坦然接受自己的情绪的人 , 对于他们来说 , 痛苦有时候可以转化为某种愉悦感 。
【社交平台|这一届年轻人的年度情绪:emoha】往积极的角度看 , 倘若 emo 和言说 emo 目的 , 不是更快地过渡到下一个生产阶段 , 那么生产和消费“emo” , 或许也不失为将痛苦转化为愉悦感的手段之一 。 如果能够接受自身的负面情绪 , 在 emo 时刻来临的时候不苛责自己 , 甚至更进一步地反思造成情绪的那些外部因素 , 负面情绪甚至能够提供一种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 在此意义上 , 或许便正如批评家霍米·巴巴所说的:“忧郁不是一种被动姿态 , 而是一种反抗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