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行业|图省事、紧裤腰,65亿用户规模,影视OST怎么失灵了?( 三 )


目前OST出资模式主要有两种 , 一是片方出资创作 , 邀请音乐人或制作公司参与OST创作 , 版权归属片方 。 二是 , 音乐制作公司看好影视项目 , 为其制作适合的音乐成品 , 由片方直接购买使用 , 版权归属于音乐制作公司 。
据行业人士透露 , 如果只是一般的OST制作 , 且不选择行业唱酬前列的周深、刘宇宁歌手 , 单曲单纯制作费用大概为2万到10万不等 。
而如今 , 不计成本地生产OST的时代已经过去 , 面对市场压力、创作瓶颈 , 整个行业都必须学会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
对于片方来说 , 大部分影视作品对OST的投入很谨慎 , “可能一部剧2个亿投资 , 但是只会拿100万、200万来做音乐 , 而在国外 , 这个比例一般可能会是5%-10% 。 ”
同时 , 影视公司纷纷转战微短剧的趋势对于OST市场同样不友好 , “本来一集就没有几分钟 , 音乐出现的机会很少 。 更重要的是大多数观众还会‘掐头去尾’ , 这种程度上讲 , 想要靠这样的项目回本或共同努力推出爆款是很几乎不可能的 。 ”

在之前几年 , 诸多音乐制作公司还比较情愿自掏腰包 , 主动来为一些优质项目作配 , 毕竟搭载影视剧 , 可以让歌曲更有可能被更多人听到 。
比如 , 王瑞淇负责的信念音乐 , 合作项目以中小型体量的甜宠剧为主 , 过去案例包括周雨彤、龚俊主演的《从结婚开始恋爱》、IP网剧《龙日一你死定了》 , 以及今年的长剧《潇洒佳人淡淡妆》短剧《洛阳四千金》等 。 她告诉小娱 , “以前或许同级别项目还比较乐观 , 但是现在有一些还可以的中小型体量项目 , 每个季度该剧所有的音乐版权收入加起来也只有小几万左右 。 ”
并且 , “如果剧也比较新 , 主演也比较新 , IP也比较新 , 只靠歌曲本身推流 , 我们的风险和压力还是挺大的 。 ”
但这还不是音乐制作公司生存环境的唯一变量 , “去年年初和前阵子的版权市场还会好一些 , 平台可能还会愿意来给我们买一部分单 。 ”

不可否认 , 影视OST曾是QQ、酷狗等音乐平台不容忽视的原创版图之一 。 为此平台曾十分卖力 , 不但为不少影视OST建立专题页主动宣发 , 并且 , “你打包几个OST项目过去 , 如果平台觉得整个演唱阵容什么都还不错 , 会给我们一些预付 , 那个时候基本上我们很多项目都是愿意出钱做的 。 ”
但像今年 , 平台也逐渐“退热” 。 “他们已经不花预算去大量地收项目了 , 可能只会收S级的项目 , 但预算也在缩减 。 只能靠我们自己投一下做几首歌这样子 。 ”

OST行业与未来的“一线之隔”
但并不意味着 , OST要止步于此 。
不论是今年 , 还是往年 , 一些表现不俗的项目 , 仍对行业有诸多可借鉴意义 。
首先 , 纵观大部分成功的OST项目 , 都不难发现 , 强调影视内容与OST的贴合度 , 是实现双方热度的双向流动的有效利器 。
放眼过去 , OST市场有很多不知名的音乐人靠一首爆火的歌把影视作品带出圈的案例 。 比如《双世宠妃》的主题曲《九张机》以及《太子妃升职记》的主题曲《可念不可说》等 。
这些作品靠的一是制作团队在内容质量上的打磨 , 二是与剧情的高匹配度和高出现频率 , 从而强化受众对内容和歌曲的双向记忆 。
今年 , 为数不多的优质项目之一《苍兰诀》也是如此 。 《苍兰诀》在剧播结束几个月后 , 发布了原声实体唱片 , 证明OST的长尾价值之余 , 恒星引力音乐制作团队也向小娱透露 , 此次原声专辑从策划到成品 , 打磨了12个月 , 足见剧方对这一领域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