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侃,丁鹏侃经济


小侃,丁鹏侃经济

文章插图

小侃,丁鹏侃经济

文章插图
作者:丁鹏
来源:星潮FOF(ID:myfof999)
本文摘录自 《FOF组合基金》 (丁鹏著)
历史规模陷阱国内投资者 , 尤其是一些大型机构 , 如银行、信托、券商等机构 , 往往要求基金公司达到一定规模标准后才能进入白名单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 会发现基金公司越大 , 回报率越不令人满意 。简而言之 , 基金规模与业绩并不是成正比的 , 小规模公司的业绩可能并不好 , 但大规模基金公司的业绩一定不如大多数小规模基金公司 , 尤其是采用同类型策略的基金公司 。这是典型的规模陷阱 。
我不提倡投资者购买小规模基金 , 因为小规模基金往往是混合的 , 特别是因为部分基金业绩不佳 , 导致资产缩水 , 会进一步降低整体业绩 , 让投资者蒙受损失 。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 , 作者团队基于公募基金的数据(私募基金的规模数据很难获得 , 但原理基本相同) , 研究了基金规模与收益率的关系 , 如表1所示 。
小侃,丁鹏侃经济

文章插图
柱状图如下
小侃,丁鹏侃经济

文章插图
【小侃,丁鹏侃经济】规模陷阱的原因:
(1)策略有容量限制
任何策略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 尤其是一些严重依赖某些交易品种的策略 , 比如期权 。目前我国期权的日交易量只有100亿左右 。有效交易量只有5%左右 , 不影响市场波动(经验公式) , 所以这种类型的策略根本无法支撑大规模 。2015年股指期货限制前 , Alpha策略可以容纳千亿资金 , 但限制后 , 单品只能在5000万到1亿之间 。因此 , 对于那些大型对冲基金来说 , 很难获得更高的回报 。
(2)管理人动力不足
私募基金经理刚创业的时候 , 动力最强 , 压力最大 。所以可以全力以赴学习 , 专心写模型 , 属于艰苦奋斗阶段 。当规模扩大后 , 很多管理者不再依赖业绩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 而是依赖大规模带来的管理费 。而且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 “同甘共苦 , 但分享财富难” 。由于很多私募基金规模增长 , 创始合伙人在初期因为利益分配失去了和谐与合作 , 这在中国私募基金发展史上是太多了 。
对冲基金行业不同于实体经济 。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原则往往是“规模效应” 。比如淘宝平台放大后会形成垄断效应 , 小规模的电商平台根本没有机会 。但对冲基金行业只是认为规模越大 , 就越难实现高收益 。
历史收益率陷阱普通投资者容易犯的第二个错误是追逐高收益基金 。很多人倾向于将前一年收益率最高的产品进行排序 , 然后追逐收益率最高的购买 。然而 , 第二年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很多冠军在最后一年 , 第二年垫底 , 到处都是 。在任何一个基金网站或基差选择平台上 , 近几个月、近几年的业绩排名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些排名对投资者真正的指导意义是什么?顶级基金经理每年都有延续性吗?他们明年会在名单上吗?让我们继续看数据 。下表数据来源于格尚财务管理的研究结论 , 由兴超FOF研究院复制 , 结论相似 。
表2 基金经理业绩迁移表

小侃,丁鹏侃经济

文章插图
数据来源:(星潮FOF , http://myfof.org)
在表2中 , 2011年排名第一的基金经理在2012年就跑到了第53名 , 随后几年被甩到了几百名的位置 。可以说 , 位列前20的基金经理在之后的年份中都很不理想 , 属于全军覆没 。很遗憾地告诉大家 , 基金经理的“明星效应”是不长久的 。名次是极其不稳定的 。
如果我们每年年初根据上一年年底的基金经理排名来进行投资 , 每次都选择排名前10的基金经理 , 业绩会好于选择倒数10位基金经理的组合吗?我们现在就来就做这个尝试 。
我们在2012年初买入2011年底排名前10的基金经理业绩指数作为优选组合 , 同时买入倒数10个基金经理业绩指数作为劣选组合 。
2013年以同样的标准对优选和劣选组合内的基金经理指数进行换仓 , 以此类推 , 直到2016年 。我们发现 , 优选组合并非总是跑赢劣选组合 , 具体如下表所示 。
表3 优选组合和劣选组合对比

小侃,丁鹏侃经济

文章插图
数据来源:格上理财
也就是说 , 选择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进行投资并不能保证今后仍然获得高收益 , 甚至有时还不如过去表现最差的基金经理 。
不过 , “过去不代表未来”这样的道理恐怕知易行难 。人类总倾向于相信“好”和“坏”有一定的延续性 。在导演库布里克1971年的电影《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中 , 犯下抢劫、强奸罪行的阿利斯被关进监狱经历一番特殊的改造后 , 人们不但无法转变对已经完全厌恶恶行的阿利斯的印象 , 而且对他施以各种讥讽、报复和利用 , 这就是人性难以规避的东西 。
高收益率难以持续的两个原因
在前面的第三章中 , 笔者曾经提出‘投资不可能三角’ , 任何投资策略 , 收益、风险、容量 , 三者不可兼得 。所以对于高收益的策略 , 那就一定意味着牺牲掉了剩下两项的中的任何一项为代价的 。
(1)牺牲风险
很多看上去很漂亮的收益率曲线 , 其实是以牺牲风险为代价的 , 但是在风险爆发之前 , 没有人会相信有风险存在 , 这种策略学术上有一个名词:“火鸡策略” 。火鸡是西方国家圣诞节必备的菜肴 , 在圣诞节之前 , 火鸡都被优质条件供养着 , 好吃好喝 , 以至于让火鸡认为这是它应得的生活 。但是到了圣诞节那天 , 这一切美好就突然结束了 , 火鸡也将被做成佳肴 , 成为人类的盘中餐 。
下图就是一个典型火鸡策略的产品净值走势 , 在2015年6月份之前的牛市中 , 该策略获得了远超越大盘指数的收益 , 但是当2015年6月份股灾爆发之后 ,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 该产品净值损失超过70% , 投资者损失惨重 。
火鸡策略曲线

小侃,丁鹏侃经济

文章插图
(2)牺牲规模
这种类型的策略以高频交易为代表 , 其中最出名的自然就是大奖章基金 , 该产品连续20年 , 每年的收益率超过35% , 从来没有亏过钱 。然后该基金的规模只有区区50亿美金 , 在海外的对冲基金行业中 , 属于迷你基金了 。并且该基金早就不再对外开放 , 完全是内部员工的资金再运作 。所以对于那些可以做到低风险高收益的策略而言 , 除了刚开始的阶段会对外募资之外 , 一旦达到一定规模 , 肯定会封闭运作 , 这几乎是对冲基金行业的行规了 。
所以 , 大多数投资人能看到的那些看上去曲线很漂亮的产品净值 , 基本上都是以牺牲风险为代价的火鸡策略 , 这也就是大多数投资人追逐冠军私募后 , 损失惨重的根本原因 。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 。若涉及版权问题 , 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010-65983413 。

小侃,丁鹏侃经济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