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47|最后一架波音747下线,开创性的品牌营销手法影响至今( 二 )


波音747研发过程的这段插曲 , 充分显示出工业设计中“眼见为实”的重要性:即便在大型客机这样供应商分布相当集中 , 寡头化趋势显著的产业格局中 , 即便从产品的定义阶段 , 客户就有机会直接参与到产品研发中 , 大比例实物模型依然能够向用户和乘客展示事前未曾设想的产品特性 , 制造宝贵的营销效果 。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这样说道:“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 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给他们看 。 ”波音747的故事亦可作为这一市场营销法则的注脚 。
“搞定”泛美航空后 , 波音公司好像突然“开窍” , 开始将波音747的超宽机体、超大空间作为主打卖点向各大航空公司推广 , 鼓励各大航司利用巨大机体提供的设计自由度 , 打造极具差异化的客舱设计 。 后来的市场活动证明 , 波音找准了市场痛点 , 营销效果斐然 。
当年美国航空的波音747客舱设计广告 , 极力突出其豪华调性
早在首家波音747正式下线前 , 多家航空公司就已经开始基于其全尺寸模型 , 对外宣传争奇斗艳的豪华客舱和上层休闲区设计 , 极力吸引高端客户 。
为了推动这股风潮 , 波音甚至还推出了名为“虎式贵宾厅(TigerLounge)”的机腹部休闲区设计模板:这一设计 , 让登机的旅客可以沿旋转楼梯拾级而下 , 进入专门的豪华休息区 , 这一休息区虽然没有舷窗 , 但乘客可以围坐在透明吧台边 , 俯瞰飞机底部 , 观察窗下的风景 。
“虎式贵宾厅”设计方案
客舱设计 , 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波音747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对于当时有能力经营国际航线的各国国营航空公司来说 , 波音747俨然成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航司地位与形象的标志 。 即便运营状况不佳 , 也有诸多航空公司愿意将波音747布局在纽约、伦敦等国际航线枢纽上 , 并将之视为公司地位与声望的象征 。
除此之外 , 巨大的机体也使波音747成为航空公司创新经营手法的理想载体:头等舱公务舱与经济舱的分化成形、经济舱座舱娱乐系统成为国际航线标配、机票打折常态化、旅游包机流行......
种种创新 , 也使国内许多普通人第一次走出国门的记忆与波音747紧紧联系在了一起——20世纪80年代初 , 我国首批引进的4架波音747SP相继服役 。 到了1983年 , 4架波音747机队一年完成的旅客周转量就达到了当年我国民航总周转量的28.4% 。
如今 , 当我们再度回顾巨型民航客机如空客A380的品牌塑造 , 会觉得似曾相识:同样强调独特、宽敞的奢华布局 , 强调枢纽转运作用……可以说 , 由于波音747当年的市场营销效果相当好 , 波音当时所使用过的各种营销手法至今还不断地被各种后续型号所采用 。
最后一架A380零件抵达图卢兹 , 史上最大客机“享年16岁”?
难以复制:时运与努力共促的结果
这些年来 , 国际航空市场经历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由各国政府持股的国营航司相继市场化 , 严密的行政管制明显松动 , 航线网络由轮辐式拓扑结构向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网状网络转变……
与这样的市场趋势相呼应 , 远程宽体客机的运营也日益精细化 , 性价比更高的双发客机已经成为主流 , 制造商不得不通过发动机、机体设计的“锱铢必较” , 满足航司对降本增效的追求 。
但在这样的趋势中 , 波音747-400的市场表现显得颇有些“特立独行”——在747-400交付之时 , 也就是1990年前后 , 双发客机已经在跨大西洋航线中迅猛崛起 。
随着双发延程飞行(ETOPS)标准的修订 , 双发客机在跨太平洋航线的应用前景已经明朗化;与此同时 , 空客也成长为堪与波音竞争的重要对手 , 波音在市场供给的主导地位遭到了明显的削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