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10 位 CXO 眼里的 2021 安博会



人脸识别|10 位 CXO 眼里的 2021 安博会
文章插图

作者 | 李溪
编辑 | 余快
“现场几乎已经看不到跟AI无关的企业了。”
这是今年众多与会者参加深圳安博会最直观的感受。
不少人谈到,AI不再是镜中月、水中花,已经在众多细分领域落地。
2021年的深圳安博会似乎并没有大的新概念出现,但不同技术间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不同业务整合趋势也渐强,场景落地更加深入、垂直。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声音,每个展会都有自己的差异。也许技术落地本就不是滂沱大雨倾注而下而是涓涓溪水悠远长流。
本次安博会与去年有哪些不同,管理者们有着哪些独特的体会?AI掘金志与10位企业高管聊了聊。
旷视资深副总裁曹志敏:碎片化不是负面词汇,它让市场更具机遇和挑战从今年安博会呈现出几个趋势:

  • AI已经是必备项,安博会当初只是一个行业概念,现在涵盖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视频相关等等领域,已经不能从安防角度看待这个展会
  • 落地应用更加深入,比如不同企业扎根交通领域、能源化工、城市治理等领域,差异化更明显
进入AIoT时代,软硬一体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因为AIoT应用的场景大多碎片化、分散化,另外,软硬一体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传统的信息采集,无论是视图还是非视觉图,采集是采集,传输是传输,最后都在中心计算资源上进行分析处理,集中处理方式难以及时响应,延时高,整体成本较高。
城市AIoT产业角色非常多,上下游产业链非常复杂。旷视想打造AIoT的操作系统,做好各个场景所需的软硬一体的、高性价比的产品,通过一套体系,发挥出旷视擅长的算法能力,缓解场景碎片化。
【 人脸识别|10 位 CXO 眼里的 2021 安博会】城市和企业市场各有不同,城市领域,随着城市管理水平越来越高,相关单位对整个城市进行了顶层规划,落地具备很强的引导能力、统筹能力,方案更具标准性、更清晰。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政府有自身的系统工程师、架构师,架构设计的投入资源更多,更系统。
企业领域更碎片化,更关注效益、投入回报时间,多地分管特点明显,周期相对较短,其次,对技术更新态度更开放,解决方案更灵活,可以不断迭代和演进。但方案更灵活并不意味着落地简单,它可能更复杂。同时,企业相对依赖厂商自身能力。
要提醒一点,碎片化不是负面词汇,是客观存在的,甚至让整个产业生态更加繁荣。
它的机遇在于,AIoT产业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统揽整个产业。谁都有机会往上冲。它的挑战在于,可能一套产品方案只能在很小领域使用,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企业的行业洞察,找出规律、分层抽象提炼。
苏州科达公共安全行业中心总经理陶宏:碎片化、精细化加剧,需要平衡基础技术与用户个性化的矛盾AI落地需要回答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真正的业绩在哪里、市场在哪里、客户在哪里。有客户才有持续增长点,才有盈利点。
人工智能要想在To B市场想要实现指数级的飞轮式的增长很难,目前没有哪一家实现如此大的增长。
原因之一是To B系统流程关系非常复杂,决策过程非常漫长,一个项目3-6个月、1年是常态,甚至会拉长到2-3年。此外,B端市场场景碎片化、需求精细化,耗费的资源过于分散。
以交通为例,专业性、复杂性非常高,要想快速全国落地,需要非常长时间的论证,比如科达AI超微光卡口,在很多地方落地前都要先进行测试论证比较,最后表现不错,才开始规模化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