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钟的《大理寺日志》番外 治好了我的被刀后遗症

题图 / 乌云男孩
“这日常我能再看100集 。”最近看到网友这句针对人物塑造的“终极夸奖句式”出现 , 是在《大理寺日志》番外短片的评论弹幕中 。
两分钟的《大理寺日志》番外 治好了我的被刀后遗症
文章图片

目前《大理寺日志》第二季动画正在更新 , 制作方好传动画则在微博、B站、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放出了一部名为《乌云男孩》的小番外 , 展现了《大理寺日志》配角崔倍位于现代平行世界的生活日常 , 目前该系列内容已经更新至第5集 。
不少观众会因为角色独白直呼“可爱” , 也有人因为人物互动细节表示“嗑到了” , 虽然每集番外内容时长只有短短两分钟 , 和正在更新的紧张剧情也并无直接关联 , 但从弹幕评论的反馈看来 , 《乌云男孩》带给粉丝们的快乐却是真实存在的 。
为何粉丝需要配角番外?
配角在正篇里收获的高人气 , 证明了形象的塑造出彩 , 这正是配角番外诞生的基础 。如今不管在哪个国家的动画市场 , 像《大理寺日志》这样为配角开发番外 , 甚至打造前传、后传、外传等新内容 , 其实都已经屡见不鲜了 。
比如刚刚完结的泡面番《名侦探柯南:犯人犯泽先生》 , 就与正篇内容提供了全然不同的观看体验 。主角小黑即《名侦探柯南》中以黑影形式出现的犯人形象 , 昔日带来“童年阴影”的黑衣角色 , 如今却成为了搞笑担当 , 在米花町担心起住房、工作等现实问题 。作品里无论是魔性舞蹈OP , 还是小兰的独角兽发型 , 亦或是“死神在作祟”式的直白吐槽 , 都将“官方玩梗最为致命”贯彻到底 。
两分钟的《大理寺日志》番外 治好了我的被刀后遗症
文章图片

时间线再往前回顾 , 今年暑假登陆国内院线的《小黄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传》里 , 短胳膊短腿、钟爱香蕉的胶囊状迷之生物 , 依然靠着卖萌获得了国内观众的偏爱 。哪怕按理来说 , 《神偷奶爸》的主角应当是格鲁 , 但围绕小黄人们的话题讨论度其实更高 , 周边开发与衍生内容也更受市场欢迎 。
两分钟的《大理寺日志》番外 治好了我的被刀后遗症
文章图片

从《犯人犯泽先生》到《小黄人大眼萌》 , 配角番外的作用也显而易见 , 或许为了弥补正篇内容刻画篇幅有限的遗憾 , 补充设定、完善人设 , 也可能是为了填补IP衍生开发空档期 , 维持粉丝们的新鲜感 。
只不过 , 《大理寺日志》番外《乌云男孩》的内容体量 , 尚未达到自成新IP的程度 , 现在它在各大社交平台的表现 , 在为第二季动画宣传造势的同时 , 更像是给《大理寺日志》现有粉丝们提供了一份“小甜饼” 。
《大理寺日志》的氛围调剂
ACGx曾在《正剧感十足的 , 怎么成了日常系动画?》一文中指出 , 《大理寺日志》动画第一季同原作漫画一样 , 前期用轻松的人物设定吸引读者“入坑” , 在日常中埋下主角团过往、身世等伏笔 , 为后续主线铺开打下基础 。
如果说《大理寺日志》第一季动画是主打轻松破案 , 直到结局才用主角生死未卜将悬疑元素拉满 , 那么第二季动画则是一开头便有了“搞个大动作”的阵势 , 随着主线推进 , 观众们也敏锐觉察到了发刀的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