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看电视时|为什么拍一拍电视就能修好?

小时候我们看电视时 , 经常会突然出现电视罢工的行为 , 屏幕出现大片的雪花发出嘶嘶的声音 , 或是大彩条滴滴滴的声音 。
这种情况要是出现在关键剧情时 , 真的会让人抓狂到第一时间冲到电视前猛拍电视!神奇的是 , 往往拍完之后 , 哎嘿~电视好了 , 没有雪花也没有彩条 , 立马恢复到正常播放状态 。
小时候我们看电视时|为什么拍一拍电视就能修好?
文章图片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有一个神奇之手 , 每次都用“拍一拍”大法让电视恢复如初 , 然后就经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能力呢~
那有没有想过 ,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神奇的情况呢?只要“拍一拍”电视就能修好?这是因为下面三个原因 。
1显像管电视老式的电视机一般都是显像管电视 , 在外框包裹着一个厚厚的壳 。 电视能够与其他电路连接播放画面 , 都是显像管是通过“管座”连接的 。 所以 , 管座在维系电视正常播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也正是因此 , 管座受到的危害也就最多 。
小时候我们看电视时|为什么拍一拍电视就能修好?
文章图片
小时候我们看电视时|为什么拍一拍电视就能修好?】当高压电遇上潮湿的气候和空气污染物就会放电 , 导致臭氧产生 , 腐蚀显像管管座电极 。 或者高温时灰尘吸潮 , 加剧开机后半小时内的漏电 。
在这种长期的工作下 , 就会出现显像管管座接触电阻越来越大 , 绝缘电阻越来越小的恶性循环 , 最终导致了电视机接触不良的现象 , 出现雪花或彩条 。
小时候我们看电视时|为什么拍一拍电视就能修好?
文章图片
而我们为什么“拍一拍”就能把电视拍好呢?是因为电视搁置一段时间不看 , 显像管管座受潮导致电压不稳 。
当开机时间久了 , 显像管管座温度慢慢升高 , 湿气被蒸发 , 电压稳定后画面自然也变得清楚了 。 所以这类的问题 , 只需要等待电视就可以自己恢复正常播放 。
2手工焊接技术以前的电视 , 因技术不发达 , 大型元件都是人手工焊接的 , 需要手动的把单独的晶体管、电阻、电容 , 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焊在电路板上 。 但手工焊接的不好之处就是容易出现虚焊的问题 , 时间一长 , 焊脚处的焊点很容易老化松动 , 导致了电路不稳定的情况 。
小时候我们看电视时|为什么拍一拍电视就能修好?
文章图片
而我们拍一拍电视就变好 , 纯粹是运气好 。 因为我们去拍 , 电视受到震动 , 既有可能让接触有所好转 , 又可能把松动的地方再次连接上了 , 阴差阳错的就把电视“修好了” 。
不妨去回忆一下 , 去拍电视时 , 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修好” , 那是因为并不是每一次我们都运气好让松动的地方连接上 。
3无线信号技术
以前的电视要靠无线信号来收看节目 , 频率大概是30-300MHz 。 当信号强时 , 图像效果自然就好 , 但要是信号弱 , 效果也就变差 , 出现不稳定情况 。
这就跟路由器一样 , 在它们附近不要摆放一些干扰源物品 。 另外 , 以前的电视还有天线 , 它的指向也是很重要的 , 并不是随便一摆 。
小时候我们看电视时|为什么拍一拍电视就能修好?
文章图片
当电视出现雪花或彩条或许就是信号不稳定 , 去拍一拍电视 , 甚至去拿着天线调整 , 其实就充当了一个人体天线放大器的效果 。 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夺冠篇中 , 男主冬冬一直举着天线 , 只为了保证电视正常播放女排夺冠的片段 , 就是这么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