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新锐龙7000回头再见,手把手教你组装百元小机箱,ITX核显风冷再战五年( 三 )



下压式CPU风冷散热器我选择乔思伯HX6200D这款下压式风冷 , 也是为未来升级CPU留足余地 。

这款下压式风冷支持intel LGA1700/1200/115x和AMD的AM4平台 , 有6组热管+全回流焊鳍片+铜底 , 总高仅63mm , 体积小巧兼容度高 。 其中 , 12cm的薄型风扇采用FDB动态液压轴承 , 噪音控制在18.6~29.7dB(A) , 风量可达13.1~62CFM , 200W D-TDP , 应付我的锐龙5900x或2700x都绰绰有余 , 对付本来就很凉快的2400G更是小菜一碟 。 4PIN PWM风扇端子 , 支持5V ARGB光效同步 , 如果你不喜欢光污染 , 选无光的黑色版更实惠 。

乔思伯HX6200D随机自带暴力熊硅脂+刮板 , 安装方式与常规的风冷有点区别 , 是将风扇朝下 , 再将主板对准散热器支架倒扣 , 在背面用4个螺母固定 。 从下图可以看到 , 技嘉X570I迷你雕背面有额外的加固金属板 , 散热器固定更稳 , 且主板不会产生形变 , 旗舰主板的优越性大抵如此 。 我这次测试将SSD安装到了背面M.2槽位 , 因为机箱没装独显 , 拆装SSD比正面方便 。 后来我换2700x+独显时 , 将这块SSD换到了正面南桥散热器下方的主槽 。 这两个方案我都对SSD做了测试跑分 , 下篇文章会补充对比 。

点亮与装机按照惯例 , 机箱先不管 , 插好内存 , 接入SFX电源 , 连好显示器(这里我先用了个联合创新N2F Pro便携屏) , 螺丝刀点亮进入PE , 用优启通快速装好Windows10系统 。 整个过程还顺便试了WiFi6联网、2.4G和蓝牙连无线键鼠 , 一切顺利 。

断电后开始把各大硬件装入超频三蜂鸟1代迷你机箱 。 这一次我先装的是SFX电源 , 要先将左上的支架拆下 , 把超频三钒星FX500固定到支架上、在兼顾箱内电源线走位的前提下装回去 。 下一步安装主板 , 先拔出内存条 , 主板固定后 , 再接好主板与电源的接线、机箱线 , 最后插回内存 。
在有限的空间内操作 , 步骤先后很重要 , 有时还需要因地制宜地做出调整 , 比如先装主板再装电源 , 有时可以避免线缆插接的冲突 。 没独显 , 确实省了好几步 。

DIY解决过高难题这里插一嘴 , 装机之前我已经考虑到下压式风扇高度是否能融入这款蜂鸟1迷你机箱的问题 , 机箱容纳散热器高度上限60mm , 乔思伯这款总高63mm , 实际上是装不下的 , 硬装有可能盖不上侧板 。 但是 , 我仔细研究了这款机箱的侧板固定结构 , 觉得3mm的差距可以用垫片解决;于是冒险下单 , 真机组装时 , 实测散热器超高2mm左右;在亚克力板与机箱框架之间用3mm厚的泡棉剪成垫圈 , 再穿入固定螺丝 , 装好4个螺钉 , 刚好保证侧板与散热器毫不冲突 , 而且牢固不晃 , 这道坎就这样被我徒手解决了!下图是我的具体操作图解 , 各位遇到相同窘境的朋友 , 可以参考我的方案 , 该方案应该同样适用于蜂鸟2的散热器超高 , 由于它的螺钉长度够用 , 5mm内基本都可以这样解决 。

机箱的后侧特写 。 可以看到迷你雕的IO面板接口之丰富;机箱显卡槽位支持到2 , 三插槽宽度的显卡装不进去 , 实际上 , 双插槽显卡也要考虑厚度不能高于43cm(长度小于300mm , 如果你的显卡太长 , 可以考虑蜂鸟2 , 那款迷你机箱支持325mm长、64mm厚的三风扇、三槽位宽显卡) 。 实话实说 , 我真的遇到了独显太厚造成的困难 , 更换2700x+讯景RX590 8GB独显时 , 显卡就高出左侧板将近1cm , 但我也用类似右侧板的方法解决了 ,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等我下一篇装机评测更新详解 。

跑分测试谁说2400G太落伍?用来办公+休闲绝对够用!之前我做点亮测试时用的是1080p的便携屏 , 组装完成之后 , 尝试直接接入了4K 60Hz的联合创新27M2U MiniLED显示器 , 虽然是锐龙核显 , 4K分辨率下依然流畅 , 只要你不打游戏 , 是完全可以的(我做了《原神》全屏默认低画质测试 , 2400G玩确实有点卡 , 不过窗口1080p低画质还是很流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