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罗振宇:没人能贩卖知识焦虑

自然人|罗振宇:没人能贩卖知识焦虑

文章图片

自然人|罗振宇:没人能贩卖知识焦虑

文章图片

自然人|罗振宇:没人能贩卖知识焦虑

文章图片

自然人|罗振宇:没人能贩卖知识焦虑

文章图片

自然人|罗振宇:没人能贩卖知识焦虑

文章图片

自然人|罗振宇:没人能贩卖知识焦虑

文章图片

自然人|罗振宇:没人能贩卖知识焦虑

文章图片





每天早上给读者发一条60秒的语音 , 罗振宇坚持了10年;每年做一场跨年演讲 , 罗振宇进行到了第8年 , 他打算讲满20年 。 有人批评这是“行为艺术” , 形式大于内容 , 但在罗振宇看来 , 形式就是内容本身 , 世界上绝大多数东西都是形式大于内容 。

今年跨年演讲的前一天 , 罗振宇还在背演讲稿——一份长达4万字的年终汇报 。

“为什么要执着于把它背下来 , 看提词器不行吗?”

“观众看得出来啊 。 就像我每天都坚持一口气把 60 秒语音录完一样 , 很多人说音频可以编辑 , 但是我知道观众听得出来 。 有时候拼的不就是一线之差么?”

罗振宇推崇形式 , 而世界上最有形式感的事物或许就是时间 , 他把自己的跨年演讲命名为“时间的朋友” , 把所有事情安排进时间表 , 变成像时间本身一样分毫不差 。

他还相信持续和习惯的意义 。 “任何人都不会成为时间的朋友 , 但你做的事情是有机会的 。 有的事情持续时间越久 , 价值就越大 。 ”


今年是“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的第8年 , 如无意外 , 罗振宇还要再讲12次 , 一直到他61岁那年 , 也就是2035年 。 说做多少年就做多少年 , 不会因为读者挽留而延长 , 也不会因为骂声而中断 , 这也是罗振宇追求的形式感 , 也是他处理用户审美疲劳的手段 。

2022年12月21日 , “罗胖60秒”语音发满十年 , 罗振宇遵从当初的约定 , 就此打住 。 他形容这是“刑满释放” , 但他其实很享受这种形式感 。 “每天一秒不多 , 一秒不少;十年一天不多 , 一天不少 。 它的价值就在这 。 ”

时间回到15年前 , 罗振宇离开央视创业 , 用了4年时间 , 成功从幕后转到台前 , 孕育出了一档单人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 。 一开始 , 他的野心并不大:用5年追上《东吴相对论》——一档平均点击量在1万多次的脱口秀节目 。 但《罗辑思维》第一期就达到了800万次的播放量 , 这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

十多年过去 , 《罗辑思维》发展成了“思维造物” , 罗振宇也把“知识服务”推上了互联网创业的风口 。 毁誉随之而来 , 罗振宇一度激烈地蔑视部分人的批评 , “质疑我的都是傻X” 。 现在他对骂声似乎看得更开了 , “一张嘴就能把所有耳朵哄开心 , 根本就不是一个凡人能做到的事情” 。

站在2023年的开端 , 罗振宇如何看待当前的知识服务行业?如何回应人们对他的批评?“时间的朋友”满20年后 , 他打算做什么?《罗辑思维》推送完最后一条“罗胖60秒”后不久 , 本刊记者和罗振宇聊了聊 。



知识已经不是唯一的命运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