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一次喂饱,金百达存储全家桶:“刃”RGB 3600+KP260 1TB

芯片|一次喂饱,金百达存储全家桶:“刃”RGB 3600+KP260 1TB

文章图片

芯片|一次喂饱,金百达存储全家桶:“刃”RGB 3600+KP260 1TB

文章图片

芯片|一次喂饱,金百达存储全家桶:“刃”RGB 3600+KP260 1TB

文章图片

芯片|一次喂饱,金百达存储全家桶:“刃”RGB 3600+KP260 1TB

文章图片

芯片|一次喂饱,金百达存储全家桶:“刃”RGB 3600+KP260 1TB

文章图片

芯片|一次喂饱,金百达存储全家桶:“刃”RGB 3600+KP260 1TB

文章图片

芯片|一次喂饱,金百达存储全家桶:“刃”RGB 3600+KP260 1TB

文章图片

芯片|一次喂饱,金百达存储全家桶:“刃”RGB 3600+KP260 1TB

文章图片

芯片|一次喂饱,金百达存储全家桶:“刃”RGB 3600+KP260 1TB

文章图片

芯片|一次喂饱,金百达存储全家桶:“刃”RGB 3600+KP260 1TB

文章图片

芯片|一次喂饱,金百达存储全家桶:“刃”RGB 3600+KP260 1TB

文章图片

芯片|一次喂饱,金百达存储全家桶:“刃”RGB 3600+KP260 1TB

文章图片

芯片|一次喂饱,金百达存储全家桶:“刃”RGB 3600+KP260 1TB

文章图片


前言前几年装机大家最常用的都是清一色8Gx2这个万金油组合 , 现在看来16G x2的搭配已经成了主流 。 记得M.2硬盘刚出那会 , 谁要是有个500G的M.2 SSD那可是值得吹好几天的壮举 。 如今时过境迁 , 国产存储也迅速成长起来并跻身一线水平 , 世界半导体大厂很识相的把供电和火情隐患彻底根治根治了 。 至此 , 时不时就要涨价的存储也安分了下来 。

虽然我的新主机里里外外都用的新件 , 但是内存和SSD都是用的旧机的老零件:8Gx2的条子我觉得不满足 , 256GB 3.0协议的 SSD更是拖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 临近年底 , 闲来无事 , 为了可以让主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新机 , 给自己安排了这套金百达“刃”RGB 3600 16Gx2套条+KP260 1TB SSD 。
开箱及外观

轻飘飘的SSD和沉甸甸的内存包装打开后 , 这哥俩就算是兄弟团聚了 。 SSD在健壮的内存旁边显得有点单薄 , 不过性能还是完全不虚:采用国产主控国产TLC 3D NAND存储颗粒 , 使用更加耐久 。 内存采用了黑色PCB板+白色散热马甲组合 , 在详情中获知这款内存条采用的是海力士CJR原厂颗粒 , 小白用户可以一键XMP直达3600MHz频率(18-22-22-42时序) , 不但可以满足多种高负载状态下稳定运行并且具有相当强悍的超频潜力 。

SSD的配件包含了一个KP 260 x1、散热片、导热贴、三颗螺丝、说明书 。

散热片上的涂装表明了身份的同时也更加美观 , 0.8mm的金属散热片通过导热胶可以直接让SSD的散热瞬间变强 。 不过我的主板附带了ssd散热装甲 , 所以这个用不到了 。

M.2 2280接口 , 单面四颗设计无独立DRAM , 存储颗粒为长江存储NAND TLC颗粒 , 无需撕开散热贴就能直面相见的SSD我这是第一次遇到 。 另外这种单面排列的对于笔记本升级扩容来说也相当实用 。


纯国产方案的KP260主控芯片为MAP1602A , 这是联芸第三代PCIe 4.0(NVMe)主控芯片 , 支持NVMe 1.4 、PCIe 4.0 x4通道技术 。

白色散热马甲的厚度理想 , 达到了2mm , 做工也很精细 。 红色的“刃”字在内存中间非常醒目 , 上方的灯带也是做了不等高的刀刃造型 , 和马甲上的线条刚好呼应 , 整体风格十分硬朗 , 拿在手里分量很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