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套娃式充会员”让消费者“闹心”


我为了看一部新电视剧充了连续包月的会员 , 充完会员后发现再想看综艺节目还得再充一个会员 。 另外 , 还存在多种会员类型 , 一旦买错就看不了想看的节目 。 近日 , 山东济南消费者赵先生家中新买了一台智能电视 , 但各种付费观看的内容让他感觉如此收费有些吃相难看 。
近年来 , 随着版权保护意识的加强 , 消费者已能够接受内容付费模式 , 但因智能电视内置的会员体系过于复杂 , 且电视端、手机端等互不兼容带来的用户体验不佳 , 让消费者常常很闹心 。
大屏追剧是智能电视较之手机移动端独有的优势 。 一些视频内容平台也开发了自己的电视专属APP , 但支持电视观看的会员与手机端并不兼容 , 且价格也比手机端要高出许多 。
以腾讯视频为例 , 其超级影视VIP可支持TV、手机、电脑、Pad全端通用 , 其中电视观看需要安装云视听极光APP , 折扣期间价格为一年298元 。 而腾讯视频VIP同期包年价格为158元 , 在购买详情页 , 商家明确提示此款商品不支持电视端观看 。
买电视的时候 , 销售向我极力推荐购买他们电视推出的239元一年的会员 , 说影视资源很多 。 但后来发现想看一些视频网站出的剧 , 还要再买这些平台的会员 。 北京消费者林女士告诉采访人员 , 近年来 , 一些智能电视品牌开始打造自己的内容库 , 并建立自己的付费会员体系 。 但有消费者发现 , 充值会员后特定板块的影视内容还需要另付费观看 。
例如 , 支持小米电视使用的小米影视会员年价为348元 , 充值后可以观看VIP频道全部内容 。 但商家也同时表示 , 单点付费影片、小米电视课堂会员、小米儿童成长会员及三方应用中需要付费观看的内容 , 均需要另行付费购买 。
买几个会员 , 一年得花近千元 。 有消费者算了一笔账 。
赵先生在充值会员时发现 , 平台会设置多种会员类型 , 每种类型的权益并不同 。 如果没有仔细阅读购买提示 , 可能买了会员 , 也依然看不到自己想看的节目 。 还有消费者发现 , 优酷视频不能投屏了 , 投屏后仅能试看6分钟 。 如果想继续投屏的话 , 需在开通优酷VIP会员权益后 , 再开通酷喵会员 。
【|智能电视“套娃式充会员”让消费者“闹心”】‘套娃式’会员收费不仅影响消费体验 , 也会消耗消费者的信任 , 长此以往会动摇付费观看的根基 , 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 。 陕西学高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晶建议 , 应加快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 让会员收费更合理 。 同时 , 尊重消费者的感受 , 可探索建立多个用户端互相兼容的电视会员体系 , 并丰富视频资源内容 , 让消费者不再套娃式充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