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疫苗幕后故事?来广东科学中心“希望之苗”展览

一起玩免疫细胞联盟、疫苗运输挑战
12月31日 , 推出“希望之苗”展览 , 通过系列互动多媒体、实物展品和艺术装置 , 阐明疫苗发明背后的科学原理 , 同时展示疫苗快速开发、生产、运输和分配的幕后故事 。 据了解 , 展览即日起在广东科学中心二楼专题展厅面向公众开放 , 元旦假期照常开馆 , 观众关注购票预约入馆即可参观 。
想了解疫苗幕后故事?来广东科学中心“希望之苗”展览
文章图片
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进步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 新冠病毒疫苗的成功研发源自全世界殷切的期盼 , 也凝聚了来自全球不同领域的无数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 而本展览旨在向公众展示:这些具体细微的“汗水”如何共同浇筑培育成这棵带来生机的希望之“苗” 。
展览由广东科学中心和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印度科学博物馆协会联合研发 , 英国惠康基金支持 , 三方基于共同的展览框架 , 结合各国需求和实际研发制作了自己国家的展览 。 三国展览同步于2022年底对外开放 , 并将在未来两年内在各自国家巡回展出 。
想了解疫苗幕后故事?来广东科学中心“希望之苗”展览
文章图片
展览以时间为线索 , 分为“危机四伏:一种新的病毒”、“万众瞩目:我们需要研发一种新的疫苗”、“呼之欲出:试验、结果和批准”、“扩大生产:从实验室到工厂”、“横空出世:疫苗推出”、“不惧将来”6个展区 , 共有23件展品 。 展览还特别邀请了艺术家团队创作了2组艺术装置“我们”和“哲思” , 对展览主题进行艺术解构 , 激发观众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状态 , 思考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
科学即艺术
科学是人类探索自我、叩问宇宙的手段 , 而艺术能抚慰心灵 , 促人自省 。 站在三年艰苦抗疫结束的时间节点上 , 本展览通过科技与艺术的跨界融合 , 唤起公众的集体回忆 , 并深入关注个体的生命感受 。 展览集结医学、建筑设计、视觉和声音艺术等专业人士 , 将雕塑、水墨、园林、影像和高科技材料 , 进行艺术化重组形成装置 , 构筑沉浸式的认知空间 , 激发观众从东方价值观反思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 叩问生命的价值本体 。
想了解疫苗幕后故事?来广东科学中心“希望之苗”展览
文章图片
科学即娱乐
展览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游戏和机电互动装置 , 让公众以角色代入的方式 , 主动探究展项传达的核心科学原理 。 例如 , 在我们自主开发的免疫细胞游戏——“免疫英雄联盟”中 , 观众通过扮演不同的免疫细胞角色 , 卷入激烈的病毒大战 , 以此认识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等几种常见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区别;而在我们自主开发的疫苗运输策略游戏——“疫苗运输挑战”中 , 观众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金钱等压力条件完成疫苗运输任务 , 通过刺激挑战的游戏闯关环节 , 更好地理解疫苗从工厂到个人接种的全过程 , 以及运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因素 。
科学即故事
人的故事最能引发观众共鸣 , 而秉持“人本主义”的原则 , 展览中大量采用第一人称视角 , 纪实还原疫苗的研发、生产、接种各环节的人物故事 , 深入工厂、车间、医院和实验室等环境进行拍摄 , 让科学家、医生、志愿者、疫苗运输司机面对镜头 , 结合来自一线场景的真实展品 , 分享他们携手培育希望之苗的宝贵经历 。 因此 , 我们将在展览中聆听病毒基因科学家的专业讲解、英国疫苗志愿者的回忆分享 , 看到疫苗生产所用的退役培养罐、疫苗运输司机的手持温度计、抗疫一线护士的女儿思念妈妈的画作等 。 真实的人物故事和真实的展品 , 也大大增加了本展览的文献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 对希望之苗的剖析也是一次我们对抗疫历程的回顾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