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数字遗产:死后再“社死”一次( 三 )
同时,这也意味着平台需要负责审核继承人的真实身份、明确他们可使用的遗产范围,这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技术与人工成本,还得承担审查过失可能导致的民事损害赔偿风险。
因此,这也让数字遗产的发展之路“阻碍重重”。
2018年的Facebook一案,则将数字遗产这一话题再次推向高潮:
2012年,德国的一位未成年少女在地铁站不幸身亡,但根据仅有的现场监控和目击者证词,警方查不出具体的事故原因。
于是,女孩的父母希望能登录女儿的Facebook账户,看看上面有没有什么线索,但Facebook以保护个人隐私为由,拒绝提供相关内容。
于是女孩的父母起诉了Facebook,此案经过三审三判,终于在2018年有了结局:
根据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Facebook需要向女孩的父母提供相关信息。
其中讨论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
让死者的亲人继承数字遗产,会不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换句话说,张三跟你一起吐槽过父母,结果在你死后,这些聊天记录到了你父母手上,那谁来保障张三的隐私权?
在此案中,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让亲人继承数字遗产,并不违背他人的相关权益。因为在互联网中,人们发出信息的那一刻,就应该意识到有暴露风险——张三发给你的聊天记录,本来就可能被你截图转发给另一个人,也可能刚好被其他在现场的人看见。
而Facebook一案的最大意义在于,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做出的最终判决,在某种程度上,第一次对数字遗产被继承的合理性、合法性做出了肯定,具有开拓性的历史意义。
四、数字遗产怎么分,也不是你说了算如果我今天想立个遗嘱,分配自己的数字遗产,需要经历几个步骤?
2021年10月,B站up主@当下频道 前往中华遗嘱库,亲身体验数字遗产遗嘱的相关办理流程——结果,视频中的小姐姐前后一共花了2个月的时间、花费了4位数的费用,才完成了数字遗产的“分配”工作。
一个事实是:分配数字遗产,不只是留下账号密码这么简单——由于相关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对于数字遗产的使用范围和继承方式,每个社交软件都有各自不同的规定。
因此,如果你直接在遗嘱上写下“我宣布由XXX继承我的B站账号”,这样的一段话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在确立遗嘱之前,你还得先向各大社交平台咨询他们的相关细则:
比如,微信到现在还是没有继承账号这一说,亲属只是可以通过出示死亡证明等相关文件,转移逝者在账号中剩余的金钱财产;
而B站推出的“纪念账号”功能、微博对账号设置的“保护状态”,是指平台不会注销逝者的账号。人们可以在账号下方留言追思,进行“网上扫墓”,但是所谓的“继承人”并不能登录账号、编辑内容;
而Facebook最新公布的规则是,人们可以指定一位信任的人,在死后继承自己的账号,而“继承人”可以修改封面图片、通过好友申请等。
另一方面,你还得确定立下遗嘱的数字遗产真的属于自己,不然容易闹出大乌龙。
2010年轰动一时的“屠龙刀”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男子陆某沉迷网络游戏,并且拥有顶级装备“屠龙刀”,价值5万元。后来他因车祸不幸身亡,妻子李某在继承他的数字遗产时,却意外遭到了第三个人的抗议——原来,陆某在游戏里还有一个“妻子”杨某。“屠龙刀”是他与杨某在完美配合下获得的装备,也由此引发质疑:“虚拟财产,不就该由虚拟亲属继承吗?”
最终,法院判决两位女子各继承“屠龙刀”50%的份额。
总之,数字遗产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不过,在未来,数字遗产的分配,还有很多新的可能:
- 腾讯研究院|构建美好数字社会,腾讯2022科技向善创新周成功举办
- 多家银行宣布打造AI数字员工?虚拟人风口下银行也不要真人了?
- poizon|得物 App 线下店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
- 区委领导构筑静安数字经济竞争新优势|促发展、保安全| 区委
- 城市|新华社:武汉抢抓数字经济新“基”遇
- 云曦灵|对象终于能包分配了?百度希望未来两年实现“数字人自由”
- iqoo|用料够“狠”的全面旗舰!数字旗舰iQOO 9系列展现强大竞争力
- MIUI|数字人民币APP正式上线,扯下了阿里的“遮羞布”
- 大脑|(稳健前行开新局)武汉:抢抓数字经济新“基”遇
- 无人驾驶|数字政通(300075.SZ):“棋骥”无人驾驶智联网格车尚未取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