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敬自己!过去10年,已走过3D打印行业最艰难的时刻

3d打印机|敬自己!过去10年,已走过3D打印行业最艰难的时刻

2022年 , 你挺过来了吗?如果还没有换行业 , 请继续坚持 。 在3D打印的10年中 , 我们都曾走过弯路 , 甚至差点进死胡同 , 但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 。


图片来源:Pexels
2023年开局 , 请给自己定个小目标 , 有方向才能有信念 。

“艰难度日”才走到了现在

2012年被称为“3D打印元年” , 在这个重要的转折点 , 3D打印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 很多人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进入行业 , 开始自己的冒险之旅 。 无论是从Reprap开源项目走出来的桌面FDM 3D打印机 , 还是从高校科研产业化的SLA、SLM等工业3D打印机 。 在这个时期 , 大家都是满怀热情地从设备端入局 , 他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
在随后的几年 , 不断有新人入局 , 但鉴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 产品同质化严重 。 企业想要一路走下去 , 必须采取行动谋求差异化发展 。
在桌面级3D打印领域 , 品牌出海是一根救命草 , 也是一剂良药 。 跑出来了复志科技、创想三维、纵维立方等一批3D打印领头羊企业 。 活下来 , 再开拓国内市场 , 两条腿走路 。 而早期定位于国内市场 , 只埋头苦干的企业 , 大部分已经消失殆尽 。
在工业级3D打印领域 , SLM 金属3D打印厂商背靠军工才有了接下来的故事 。 包括铂力特 , 华曙高科这些上市企业前期都是通过服务获得营收 , 后来有了应用再开始卖设备 。 SLA 光固化3D打印厂商离不开手板厂的支持 。 包括联泰 , 中瑞等老牌企业都是早期把设备卖到手板厂 , 发展到后来他们把设备 , 材料 , 服务一起做 , 形成了产业闭环 。

“最接地气”将更容易成功

3D打印是工具 , 一种制造技术 。 必须用它来服务于其他行业 , 把应用端开发起来才能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 这一点 , 很多人都明白 , 但是要实现却非常难 , 这是一件从无到有的事情 。
举几个例子 , 鞋业是一个几千亿的大市场 , 3D打印能从这里能分杯羹也能养出好几家上市企业 。 但真正做出一双量产鞋却并不容易 , 无论是设备 , 软件 , 材料还是工艺都需要一气呵成 , 才能保证较高的良品率 。 这一细分领域 , 苏州博理 , 北京清锋在鞋类市场的开拓已经初见成效 , 过去一年都各生产了二、三十万双3D打印鞋 。
再比如隐形牙套 , 2021年 , 时代天使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 成为“中国正畸第一股” 。 时代天使在无锡新建的创美基地 , 年产能约为1亿个隐形矫治器 , 对应患者约100万例 。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3D打印应用案例 , 虽然媒体没有过多宣传它的技术来自于3D打印 , 但正是因为这一技术已经被成熟应用 , 才不需要过多宣传 。

“新老交替”带来了新希望

3D打印走入寻常百姓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但随着新一批3D打印企业的入局 , 我们似乎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 这里有3款桌面级3D打印机新品值得一提 , 分别是安克创新的AnkerMake M5 3D打印机 , 拓竹科技的Bambu Lab X1 3D打印机 , 魔芯科技的KOKONI SOTA 3D打印机 。 这些机器都标有“速度快”、“多颜色”、“智能化”等标签 。
这些已成为2.0时代FDM 3D打印机的标配 , 10年过去了 , 也迎来了3D打印的一个分水岭 。 过去的“老式”3D打印机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 想要赢得客户 , 必须进行迭代升级 , 需要彻底的创新 , 而非简单地打补丁 。

“查漏补缺”站稳脚跟走路

在中国3D打印的版图中 , 已经有非常多不错的设备厂商 , 材料厂商 , 而软件和后处理这两大块却依然相对薄弱 。 软件方面 , 在工业3D打印领域 , Magics是从业人员必备的软件 , 用的比较多的智能自动化软件是Oqton的Manufacturing OS 。 在桌面3D打印领域 , FDM 3D打印机常用的软件是Cura , PrusaSlicer , LCD/DLP 3D打印机常用的软件是CHITUBOX 。 这其中 , 只有CHITUBOX是国产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