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最强光催化剂“出手”“水变氢”效率刷新世界纪录( 二 )


“通过对钛基有机框架材料MIL-125中钛空位的设计和可控合成 , 我们研制出具有大比表面积和丰富钛空位的二氧化钛纳米材料 , 以此为载体锚定过渡金属铜单原子 , 使铜与二氧化钛形成了牢固的‘铜—氧—钛’键 。 ”柳清菊介绍 , 在光催化制氢反应过程中 , 一价阳离子铜和二价阳离子铜的可逆变化 , 大大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和传输 , 大幅提高了光生电子的利用率 , 使产氢量子效率获得突破 , 达到56% 。 这项突破获得了欧洲科学院院士、伦敦大学学院光催化和材料化学终身教授唐军旺团队的验证 。
【量子|最强光催化剂“出手”“水变氢”效率刷新世界纪录】成本、工艺更“亲民” 光解水制氢产业已初露曙光
新研制的二氧化钛基光催化材料 , 具有性能稳定、无毒、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 且生物相容性好、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 , 与传统方法相比优势明显 。 通常含贵金属的催化剂 , 催化活性高 , 但相应的成本也极高 。 “新材料中 , 我们用的是‘贱金属’铜 , 它储量大、价格低、易获得 , 这是成本降低的第一个方面 。 ” 柳清菊介绍 , 此外 , 原有的催化材料中单个金属原子活性很大 , 很容易形成团簇 , 使得催化活性降低 。 研发团队将铜原子牢固地锚定在钛空位上 , 不容易团聚 , 创新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 稳定时间很长 , 在常温常湿条件下 , 样品放置380天之久 , 仍然具有与新制备样品相当的产氢性能 , 进一步降低了产氢成本;另外 , 新型光催化材料制备工艺简单 , 无需昂贵的设备 , 使光催化制氢更加“亲民” 。
近年来 , 柳清菊团队在实验室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 , 包括材料设计、合成工艺、机理研究、性能优化等 , 已获得稳定的高性能光解水制氢光催化材料的实验室制备工艺 , 正准备开展放大工艺研发 , 为后续产业化奠定基础 。 虽然传统的光催化材料成本高、量子效率低 , 国内光催化产氢市场尚未成熟 , 但随着产业链衔接及相关政策的完善 , 光催化制氢产业化已是曙光初露 。
对柳清菊团队而言 , 56%的产氢量子效率也不是终点 。 “我们还在继续努力 , 使效率进一步提高 , 如果能够提高到70%以上 , 对生产应用的意义将是不言而喻的 。 ”柳清菊说 , 找准了方向 , 效率再提升将不是梦 。 随着光解水效率进一步提高和成本进一步降低 , 氢能时代将加速到来 , 人类也将还地球以绿水青山 。 采访人员 赵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