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微信小程序“abc健康”数据测试过程中的“好奇宝宝”( 二 )


最近一段时间|微信小程序“abc健康”数据测试过程中的“好奇宝宝”
文章图片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在一连串的数据中 , 有一个“心率变异性”显得十分显眼 , 而且显示有七项异常 , 大多数人估计和我一样看到的第一反应都是心里一惊:完了 , 居然有这么多异常?实际上 , 点进去你就会发现“心率变异性”也许与你想的有些不同 。
最近一段时间|微信小程序“abc健康”数据测试过程中的“好奇宝宝”
文章图片
在这个数据栏里 , ABC健康列出了多项数据的来源与解析 , 并且给出了具体的数值和参考标准 , 比如我昨晚睡眠不佳 , 与休息状态有关的SDNN数值就明显低于正常值 。 但是并非所有异常都是负面的 , 如AMo50(%/50ms)数据中 , 虽然数据偏高 , 但是却表明我有着更强的压力调整能力 , 注意力可以保持集中 。
结合ABC健康提供的数据 , 一定程度上你就可以了解目前身体上的一些异常状况 , 并且针对性进行改善 , 比如增加休息时间、降低工作压力、适当运动等 , 虽然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事情 , 但是有数据支撑和没数据支撑则是两回事 , 相信不少朋友和我一样 , 看完检测数据就恨不得今晚早早上床睡觉 。 测试结果真的准确?
在我进行测试的过程中 , 同事好奇的询问数据是否准确 , 因为身边没有血氧仪 , 所以我找来了不少网友推荐的血氧仪“平替”——智能手表 , 还是一款支持心率、心电、血氧的高端智能手表 , 在测试过程中 , 单就心率一项数据来看 , 两者的数据差异在5%以内 , 血氧则是仅相差1-2% , 算是正常的误差范围 。
最近一段时间|微信小程序“abc健康”数据测试过程中的“好奇宝宝”
文章图片
注:智能手表与ABC健康数据对比
考虑到两者都并非专业医疗器械 , 这个程度的误差已经算是十分精准 , 并且说明至少在血氧、心率两项数据上是可以提供一定参考价值的 。 当然 , 如果你感到身体明显不适 , 最好是使用专业医疗器械或是前往医院就医 , 非医疗器械的检测数值目前仅作为参考 , 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身体状态 。
在一些社交平台里 , 我也看到不少用户抱怨数据异常 , 就目前我做的近10次测试来看 , 除了用橘子测试的那次 , 其余测试结果基本都与智能手表的数值相似 ,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ABC健康测试血氧的原理 , 主要是通过指尖PPG技术来检测血氧数值 , 这项技术通过闪光灯让指尖丰富的毛细血管“显形” , 然后对指尖区域进行每秒300帧的图片采集 , 以此得出较为准确的人体脉搏波信号 。 PPG技术还可以同步检测心率等数据 , 并且从血氧变化来预估呼吸频率 , 为其它数据的计算提供参考 。
虽然听起来并不难 , 但是想要通过简单且非专业的设备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 , 对PPG的智能算法要求极高 。 有理由相信 , ABC健康应该是开发了一套“自适应”的PPG分析法 , 即对不同的手机、用户可能的手指摆放方式进行汇总分析 , 再根据分析结果优化算法的准确率 , 从而提升脉搏波的识别准确率 。
通过测试 , 我发现闪光灯与主摄的距离越接近 , ABC健康提供的数据就越准确 , 比如iPhone等主摄与闪光灯邻近的手机 , 其结果就比其他手机要更准确 , 一些采用类似设计的安卓手机同样如此 。
目前来看 , ABC健康的算法和测试方式还是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 但是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 , 其精度已经接近智能手表等非专业医疗器械 , 相信随着算法的优化与调整 , 在不久的将来 , 我们就可以在ABC健康上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 轻松进行日常健康管理 。 有助缓解全民“健康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