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能撬动微信的未来吗?

视频号,能撬动微信的未来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伯虎财经 , 作者丨唐伯虎
2014年第一届微信公开课Pro上 , 张小龙聊到了他对微信的期许 , 他说 , 希望能够建造一个森林 , 让所有生物在森林里自由生长 。
出生在2020年的视频号也延续了微信的这个特质 , 开放、充满生机 。
但是 , 起步晚的它 , 面对商业化这个问题 , 终究是犯难了 。
1、加速快跑
今年的微信公开课上 , 视频号业务负责人张孝超把视频号形容为“最基础的、原子化的内容组件” 。
视频号,能撬动微信的未来吗?】作为不可再被分割的组件 , 视频号可以在微信生态内自然流转 , 与公众号、小程序、企业微信等自由组合 , 产生各种化学反应 , 打通公私域空间 , 为产品赋能 。
“有了视频号之后 , 公众号、朋友圈不再是工具 , 而是生态 , 像生活中的水、电、气一样离不开 。 ”
相较张小龙提到的“一个视频化的微博”这一定位 , 张孝超的说法让视频号更加具象了 。
2021年以来 , 视频号加快了商业化布局 , 让视频号可以形成、并促进交易闭环:开通小商店、完善直播功能、关联微信支付 , 为品牌、主播创造一个完整的线上经营场景 。
视频号背靠拥有近13亿日活的微信 , 可无缝对接所有微信用户 。 按理说 , 即使它沿用微信的“弱运营”法则 , 依靠系统和规则而不强调运营 , 也能过得不错 。
视频号,能撬动微信的未来吗?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是什么让它突然转变了策略呢?伯虎财经分析 , 这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 一是腾讯短视频战略的变化 , 二是视频号自身的流量困局 。
早期 , 腾讯对短视频行业的野心主要押注在微视上 , 而非微信生态内 。 可惜 , 打通QQ音乐 , 冠名《吐槽大会》等多个综艺节目 , 马化腾亲自站台……多管齐下、巨额投入却还是扶不起微视 , 其APP渗透率远远无法跟头部平台相比 。
然而 , 当腾讯终于把焦点转向视频号 , 时机上已经慢人一步 。 视频号上线时 , 抖音运营三年多 , 日活用户突破4亿;运营更早的快手也突破了3亿日活 , 积累了很多商家资源 , 也扶植了大批网红、大V 。 这时的腾讯 , 貌似没有太多耐心等视频号慢慢成长 。
另外 , 由于视频号一开始的定位只是填补微信生态 , 它一直没有花钱邀请明星、网红进驻 , 而纯靠用户“自来水”的流量难以使视频号的成效立竿见影 , 这就导致视频号交不出太惊艳的成绩单 。
2021年底 , 视频号尝试线上直播演唱会 。 其中 , 西城男孩围观人次约为2700万 , 五月天则为1600万 。 另外 , 神舟12号发射、孟晚舟归国等现象级事件的直播 , 也都有上千万的观众观看 。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 , 抖音上 , 2020年雷军的直播首秀 , 观看人数超5000万;2021年刘德华直播 , 上亿人围观 。
从数据来看 , 视频号的流量和影响力较头部平台还是弱了些 。
2、内容之殇
张小龙理想中的视频号 , 不止有网红和大V的表演 , 而是一个“人人可以创作的载体” , 因为让每一个人发文字是不容易的 。
为了鼓励原创 , 视频号在内容机制上 , 对搬运、作恶视频的流量整体下降80% , 并将这部分流量释放给真人原创作者 。
这种内容筛选机制为创作者提供了一片净土 , 对于劣质内容的淘汰是十分有效的 。 在视频号上 , 我们很少看到创作者对某部电视剧、电影的片段进行截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