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首发丨阿里云刘伟光:3.5万字拆解「核心系统转型」,核心从业者怎样寻得「出路」?(20)


  • 安全、稳妥的推进自研可控能力建设,确保核心系统的业务连续性。
  • 3.3.5.1弹性扩展能力
    采用云原生架构的IaaS层,实现云原生分布式核心系统按需获得IT资源、保持业务持续性的需求。
    通过基础设施云化,实现资源打通,通过弹性扩容,使得成本、性能及稳定性达到最优。
    IaaS层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 软件定义平台,屏蔽底层硬件差异,资源可根据需求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扩展,对上层应用无感知;
    • 生产级的可靠性及安全合规,保证金融机构数据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 统一管理入口,对不同人员的角色进行权限隔离,便于用户运维管里。
    3.3.5.2自研可控能力
    核心系统作为银行最关键的业务系统,逐步落地自研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然而,在落地层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难点:
    1.核心系统的自研可控涉及技术面较广,包括应用、中间件、数据库、云软件/虚拟化软件、各类硬件设施;
    2.核心系统在落地自研可控的同时仍需保障高标准的可用性,不能因单个或部分替代导致技术水平降级;
    3.不仅是中大型银行,小型银行也需要在科技人员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对核心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实现自研可控。
    而通过多云管理与一云多芯能力、自研可控单元化架构体系,可以满足银行核心系统在自主掌控方面的需求。
    分布式|首发丨阿里云刘伟光:3.5万字拆解「核心系统转型」,核心从业者怎样寻得「出路」?
    文章插图

    1.多云管理与一云多芯
    多云管理和一云多芯是解决基础资源可管理、可替代的重要基础。多云管理使用单一控制器对多种云资源(也可包括虚拟化环境)进行灵活的管理、编排、部署。一云多芯则通过适配多种类型服务器和服务器芯片,屏蔽底层硬件的差异,实现统一的云资源纳管。
    2. 自研可控单元化架构
    单元化架构本身具备单元内应用封闭、业务自闭环、流量可调拨、可快速容灾切换等良好的架构特性。特别适合使用到核心系统这种跨多层技术栈的自研可控场景,可通过分别构建传统软硬设施的单元和可替换软硬设施的单元,并合理分配业务流量,当某个单元出现故障时也可快速把流量切换到另外一个单元,既可逐步落地自研可控,又满足了业务连续性和技术水平不降级的要求。
    3.4基于能力体系打造的金融级云原生工场
    基于上节对五层十二大能力的分析,我们认为需要一整套端到端的能力体系,能够覆盖从业务建模、架构设计到系统建设,再到系统运行和运维的全流程;同时,这套能力体系应具备明确的实施工艺和高度的自动化能力,从而形成可标准化、规模化与高效的工场化生产模式。
    基于这套能力体系打造的核心系统云原生分布式转型与建设模式,我们称之为“金融级云原生工场”模式。其中“云原生分布式核心轻咨询”与 “双核心并行与不停机迁移”作为系统实施路径的两个阶段,在下一章中进行阐述。
    分布式|首发丨阿里云刘伟光:3.5万字拆解「核心系统转型」,核心从业者怎样寻得「出路」?
    文章插图

    从生产过程与运行的视角来看,金融级云原生工场整体上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