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性能等非功能性的忽视
从集中式架构的CA取向向云原生平台的扩展性取向进行下移和建设的时候,由于增加了很多的网络,RPC,分布式存储等传统集中式架构没有的底层开销,性能层面通常在早期的设计中没有很好的考量和设计,而到最后的整体端到端性能压力测试等时候才会爆发出来,无法满足基本的并发与时延标准,达不到上线标准,然后重新进行各种调整,这个时候大的体系基本上已经建设完毕,无法做整体性优化,无法达到最优的效果。所以,建议在架构设计以及开发的早期,就要引入全链路测试与容量规划的工具,早期识别关键链路以及关键设计的缺陷,为后期大规模应用建设排雷以及打好框架基础。
4.技术风险与运营的挑战
传统集中式架构的运维保障通常由厂商和传统的服务生态来保障,而到了云原生分布式体系下,整体需要运维的技术栈和平台的数量,整体架构的复杂程度远超以前,此时需要更多的将运维保障的任务交给自动化的,体系化的技术风险防控体系来处理,这部分的设计和建设的经验传统厂商基本上比较难以具备,也没有实际落地的经验。这对于整体系统的可用性,稳定性等带来很大的隐患和风险,这部分的提前的考量,设计与建设也需要在早期同步开展,因为SRE体系对于架构,应用开发等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遵从这些最佳实践,才能给最后的运维提供必要的支持,便利和保障,确保整体性的运维管控能够做到实效,给生产系统稳定高效运行提供真正的高效保障。
5.系统建设实施的巴别塔
系统架构即组织架构,这里的组织架构从传统意义上大家理解是系统建设成之后,整体的内部开发,运维,管控的组织结构,权责边界以及沟通交流等体系。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新一代核心的建设周期往往都比较长,通常比较大型的金融机构建设周期都会在20个月以上,参与方众多,大家往往会忽视这个长周期项目建设团队自身的组织形式与管理模式。在云原生分布式,中台化,业务敏捷驱动的这种新的核心架构方式之上,整个核心项目组的组织形式,具体工作任务划分的方式和边界,沟通交流方式这些也会有变化。这部分目前如果还按照以前集中式架构的项目组织和开展形式来运作的话,可能会有比较大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摩擦,影响整体的工程效率和最后落地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也建议整个项目工程管理和沟通模式需要采用新的组织理念,采用数字化的工具体系来进行组织协调,更高效更高质量的完成实际落地交付上线。
最后,如果需要用几句话来进行总结的话,那就是
“集中式架构,已经不止是一种技术架构模式,而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和设计理念。当它成为潜规则而影响了创新时,我们往往身在此山中而不为所知。朝着云原生分布式转型的过程中,打破这种集中式架构的思维惯性和习惯(设计、开发、运维),这些才是最难改变的”
“从金融行业的角度而言,要实现核心的云原生分布式转型的关键在于打造一套新的云原生数字化流水生产线、配套设计工艺以及稳固的云原生分布式基础设施,尝试用综合的视角去改变那些最难改变的部分”。
本文希望能够给各位读者带来一些思考和收获,能够带来一定的借鉴。如果未来一定会发生,那就先进入那个未来!
雷峰网
- 阿里云刘伟光:金融核心系统向全面分布式智能化转型
- 马达|Redmi K50首发!一图看懂超宽频马达CyberEngine
- Redmi|Redmi K50宇宙官宣:首发超宽频马达、安卓最大
- 马达|Redmi K50宇宙全球首发CyberEngine超宽频马达560mm3体积惊人
- 马达|媲美iPhone!Redmi K50宇宙官宣:全球首发超宽频X轴马达
- 本文转自:北青网1月18日|以数字创新焕新第三空间 星巴克1971客厅等新功能在美团首发
- 滴普科技| 滴普科技数据平台技术专家获2021海纳奖——分布式数据库十大先锋人物
- 阿里云刘伟光:金融核心系统将步入分布式智能化的时代
- 芯片|不止首发天玑9000!曝OPPO Find X5系列共三款:配备自研6nm NPU芯片
- 删除|可能是年初很值得买的旗舰,iQOO9系列首发爆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