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核心的云原生分布式转型,成为第三代云原生分布式核心,有如下的一些价值方向:
1.自研可控,100%满足相关的国家要求
2.运维成本降低400%
云原生架构基于相对廉价的PC服务器构建,在同等处理能力下,分布式架构的单位运行成本大幅度降低,分布式架构的年均运行维护成本是大型机的17%
3.业务敏捷,缩短40%以上的落地时间
云原生,中台化的模式降低业务模块间的强耦合性,业务交付更加敏捷,平均需求交付周期可以缩短40%左右,在进一步提升效率之后,可以达到数量级的效率提升
4.弹性扩展,完全线性
云原生架构具备良好的横向弹性扩展能力,较好的满足中国特有的“春节高峰”时段的特殊要求以及每年超过20%以上的业务增长量的需求,同时在底层资源充足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即时的线性扩容。
5.下一代的异地多活架构,RPO=0,RTO<1分钟
基于云原生的单元化异地多活架构,以及分布式中间件,分布式数据库,云原生分布式框架,可以构建超过三地五中心全活多活架构,具备城市级别灾备能力,城市级别RPO=0,RTO分钟级别RTO<1分钟。
5.2 第三代云原生分布式核心的关键标准
通过全篇的介绍,我们最后尝试提出云原生第三代核心的一些关键标准,这也是行业从业者的一些共识。而为了达成这些标准,我们必须转换思路,打造能实现这些标准的自动化流水线工厂。
文章插图
1.云原生
云原生是应用架构演进,整体降本增效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2.异地多活单元化
单元化是架构灰度,进行架构在线升级的关键企业级架构设计
3.中台化
中台化是实现业务敏捷,业务弹性,应对未知挑战的关键要素
4.数字化
数字化是实现面向未来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设计
5.自研可控
自研可控是实现金融安全的必要保障
而云原生工场模式,是将这些标准与规范融入至整个的标准化制造与加工流水线以及实施工艺的端到端体系化模式,助力金融机构的核心云原生分布式转型。
5.3 核心相关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总结
1.分离采购与建设模式的折扣
核心的下移不简单是从主机等集中式环境换一个云原生和分布式的平台,传统的应用是应用开发商去建设,技术平台是技术平台供应商去建设的分离模式从最终预期要达到的效果和价值来说,并不会很好。因为应用开发商对于云原生底层技术平台并没有很深的了解,很多特性和优势用不上,只能当虚拟机或者普通的数据库来使用,基本上无法发挥出云原生的真正的价值。最终实现的业务价值会大打折扣。所以建议在整体建设之前,需要通过一个轻咨询或者咨询项目设计出整体的模式,架构,规划,周期,预算等,为后期的建设做好统筹的设计,而不要盲目的开展建设项目。
2.承上启下的困难与挑战
核心等关键业务系统的云原生分布式转型,需要对于核心业务以及对于底层云原生平台都非常了解,才能够真正实现高价值的核心云原生分布式转型。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数据模型等关键要素需要匹配分布式的环境做适应性的改造和优化设计才能保证最终的效果。例如在云化分布式环境下的账户与账务数据模型的设计,例如在两地三中心多活架构下的业务应用分域,以及客户中心,产品合约的部署设计,例如在单元化模式下的单元区分规则,数不胜数。而这一点,往往很多传统核心从业人员不太理解,认为应用业务与技术平台无关,业务是业务,应用是应用,技术平台是技术平台。这三者的之间的隔阂,导致的业务无法敏捷,应用无法扩展。而我们急需的,便是运用工场流水线模式将这两个鸿沟进行联通,运用业务建模数字化平台和工序将业务与应用有机贯穿以及同步,达成业务敏捷,运用架构治理与脚手架数字化平台和工序,将应用和最终的开发运营运维体系有机贯穿与同步,达成应用敏捷以及安全可靠。实现最终的业务端到端敏捷。
- 阿里云刘伟光:金融核心系统向全面分布式智能化转型
- 马达|Redmi K50首发!一图看懂超宽频马达CyberEngine
- Redmi|Redmi K50宇宙官宣:首发超宽频马达、安卓最大
- 马达|Redmi K50宇宙全球首发CyberEngine超宽频马达560mm3体积惊人
- 马达|媲美iPhone!Redmi K50宇宙官宣:全球首发超宽频X轴马达
- 本文转自:北青网1月18日|以数字创新焕新第三空间 星巴克1971客厅等新功能在美团首发
- 滴普科技| 滴普科技数据平台技术专家获2021海纳奖——分布式数据库十大先锋人物
- 阿里云刘伟光:金融核心系统将步入分布式智能化的时代
- 芯片|不止首发天玑9000!曝OPPO Find X5系列共三款:配备自研6nm NPU芯片
- 删除|可能是年初很值得买的旗舰,iQOO9系列首发爆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