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第八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中|逐梦姑苏 点燃创业梦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第八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中|逐梦姑苏 点燃创业梦想
文章图片
第八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中 , 唐国志(中)带来的“用于肿瘤治疗的TLR7/8双选择性激动剂的开发”项目最终获得一等奖 。
海创供图
1月13日 , 第八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在江苏苏州落幕 , 20个入围决赛的项目展开角逐 。 他们比技术、竞创意 , 最终 , “用于肿瘤治疗的TLR7/8双选择性激动剂的开发”项目获得一等奖 。 自2015年首次举办以来 , 中国海归创业大赛共吸引了4000余个海归项目团队参赛 , 已逐渐成为激发海归创业活力、鼓励支持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的重要平台 。
比拼硬实力
2019年 , 曾留学美国并长期在知名跨国公司担任要职的唐国志决定在上海张江科学城创办维申医药有限公司 , 创始团队中还有中科院院士以及多位海归专家 。 这支“年轻”团队立足于药物化学、生物学、转化医学以及国际标准的小分子新药研发实践等领域 , 针对临床需求和高难度、新靶点展开创新 , 涉及抗乙肝病毒、抗肿瘤等领域 。
针对TLR免疫调节这个极具挑战的领域开展研究 , 当唐国志的创业项目闯进中国海归创业大赛决赛时 , 立刻吸引了现场评委的关注 。 “TLR7和TLR8作为重要的病原模式识别受体 , 在调节宿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 可以作为抗病毒治疗以及肿瘤治疗的有效靶点 。 ”比赛结束后 , 一位评委告诉采访人员 , 这一产品如果研发成功 , 市场前景可观 , 将造福许多病人 , 这正是他给该项目打出高分的原因 。
唐国志的项目最终斩获一等奖 。 发表获奖感言时 , 他连连用“没想到”表达自己此刻的惊喜 。 “我没想到能有机会拿下一等奖 , 我觉得冲进决赛就很好了!”唐国志说 , “如果时间回到几年前 , 我甚至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创业者 。 生物医药行业如今发展速度很快 , 我们赶上了时代东风 。 ”
除一等奖之外 , “新一代大数据流程挖掘技术”“4D毫米波雷达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中的应用”“基于超高精度的三维成像传感器的机器人定位与检测系统”3个项目获二等奖 , “全球首创自分层储能系统”等6个项目获三等奖 , 另有10个项目获优胜奖 。
构筑“护城河”
“产品什么时候能够实现量产?行业竞品情况如何?”
“你的介绍中好像并没有把公司盈利模式讲清楚 , 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究竟想如何完成?”
……
几名专业投资人受邀担任评委 , 他们在提问环节从团队成员构成、项目技术、市场前景、商业模式等多方面深入了解了参赛项目有关情况 。 一位参赛选手坦言 , 评委的提问“有些很尖锐 , 但无法回避 。 ”“我们心里清楚 , 投资人正是问到了项目痛点 。 ”该选手如是说 。
这是财通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新颜在中国海归创业大赛中第七次担任评委 , 他见证着大赛一路走来的发展与变化 。 在李新颜看来 , 参赛项目整体来看水平不断提高 , 有些团队已比较成熟 , 产品也得到了市场认可 。
“从评委打分方式也能看出变化 , 现在我们给分时不得不精确到小数点 , 团队之间的分差非常接近 。 海创大赛已经举办了八届 , 有足够长的时间线来观察经济和技术变迁 , 这几年的获奖项目越来越多呈现与国家高质量发展和重点支持项目的高度相关性 。 ”李新颜认为 , 从项目本身而言 , 对构建优秀商业模式的要求越来越高 , 团队能不能形成自己的“护城河”、能不能在行业竞争者中呈现自己的独特价值、能不能充分理解国情并构建良好的产业链优势等 , 都越来越成为项目脱颖而出、赢得评委青睐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