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网约车大战重启,"黑车"、乱象重出江湖?( 三 )


由于汽车办理车证后,车辆属性会变为营运车辆,而国家对营运车辆有八年或60万公里强制报废的硬性规定,而且车辆转为营运车后,还会多一笔保险费。因此,很多司机不愿意将自己的车辆变为营运车,这也就造成现在很多网约车其实都属于不合规的“黑车”。
董飞收到的处罚通知,图源受访者
果不其然,董飞在第一天跑车时,直接被当地交通运管部门抓获没有车证。尽管他解释自己有人证,也通过了平台审核才敢接单,但运管部门需要检验双证齐全,缺失车证的董飞当即被罚了两万元,这让他很无奈。
“如果我不符合接单规范,平台干脆直接拒绝我,为什么还要通过审核。现在出了事情,平台将责任全推到了我的身上,完全不负责任。”董飞表示。
可见,如果网约车平台不作为,必将直接造成司乘端的各种乱象,而这也将影响它们后续的口碑和市场份额。
3、出行下半场,比拼合规和体验去年7月,正是各大网约车平台竞争最激烈的时候。
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1年7月底,全国共有24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5家;7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7656.4万单,环比上升10.7%。
野蛮扩张之后,各大网约车平台的订单量增加了,但合规率却在不断下滑。
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7月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共有17家。当月订单合规率环比下降的平台近6成,接单车辆合规率环比下降的平台约53%。
随即,监管开始加强管理。2021年9月1日,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5部门,对T3出行、曹操出行、高德、嘀嗒出行等11家网约车平台进行联合约谈。监管方指出,部分平台公司通过多种营销手段,恶性竞争,要求各平台尊重市场规则,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不得利用资本恶性竞争、无序扩张。
次月,在中国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城市交通管理处副处长马明也提到交通部下一步重点推进的工作,包括加快网约车合规化进程。
由此,网约车平台竞争的后半场,比拼重点在于合规。而从去年中下旬开始,全国各个城市也在对网约车无证经营进行整顿查处。
去年9月27日,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联合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市道运局等多部门对网约车平台开展联合约谈,要求各平台公司坚守依法合规经营底线,严格执行平台、车辆和驾驶员“三项许可”制度,加快清退平台既有的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并公布从2021年以来,上海共计查获“四轮机动车”非法客运案件6146件,查处网约车平台违法违规案件854件。
此后,太原市、郑州市、徐州市都出台了网约车合规化的相关工作方案,均表示将全面开展清退不合规车辆和人员。郑州市还明确了具体时间,表示在2022年5月1日后,对于仍没有完成合规化的平台公司,将予以暂停郑州市经营服务、下架 APP等处罚,直至吊销平台经营许可。
多位网约车司机也向连线Insight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明显感觉查处力度变大了,证件不齐全的司机都不敢去火车站、汽车站等地方跑车。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在加强网约车合规化的进程时,也在保障网约车司机的权益。
2021年11月30日,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指出各地相关部门要督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企业向驾驶员和乘客等相关方公告计价规则、收入分配规则,每次订单完成后,在驾驶员端应同时列明订单的乘客支付总金额、驾驶员劳动报酬,并显示乘客支付总金额减去驾驶员劳动报酬后与乘客支付总金额的比例(即抽成),保障驾驶员知情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