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数据库|腾讯云数据库的生长与生态

作为三大基础软件之一的数据库,时隔多年再次迎来资本热捧。这股势头蔓延到整个一、二级市场,Snowflake、MongoDB、Databricks、Clickhouse等公司,市值或者估值都攀上了新高点。
其中,2009年MongoDB 1.0正式面世,Clickhouse走向生产场景是在2011年,Snowflake成立于2012年,Databricks成立于2013年。
无独有偶,国内一批数据库厂商几乎也在同时开始征程,以腾讯为代表的科技公司,结合全新的业务场景,以及出于成本考虑,开始自研数据库,当云计算时代来临,原本为了自用打磨的数据库,自然而然成为攻城拔寨的利器。 腾讯云数据库|腾讯云数据库的生长与生态
文章插图

一个“新”数据库的典型生长样本现阶段市面上的主流数据库都经历了内外部客户的严苛验证,尤其以金融场景为代表,只有在金融场景打过仗,才算是经历了最严苛的实战考验。
当下所有国产数据库都在集中攻克金融场景,据统计,腾讯云分布式数据库TDSQL已服务近半国内TOP 20银行,TOP10银行中服务比例高达60%。
国内首家互联网证券富途证券、首批互联网保险包括安心财险、和泰人寿等,以及首批数字政务平台应用数字广东等,在张家港行投产并实现银行传统核心系统首次国产化的应用,以及2020年在平安银行投产并完成业界首个银行大型机下移到分布式平台等突破,背后皆有TDSQL的身影。
腾讯云数据库并非是含着金汤匙出生,而是经历了十余年的技术演进。2007-2009年,最早腾讯内部开始做增值业务、计费业务等泛金融场景的支撑时,对于数据库的典型需求,是数据一致性和系统高可用等特性能力,腾讯选择以开源数据库为基础修改,逐渐使其满足自身业务需求,国内互联网厂商也大多如此。
随后是腾讯业务的高速增长期,2009-2012年腾讯进入开放时代,诞生了开心农场等代表性产品,每秒亿级并发对数据库提出了严峻考验,腾讯针对高性能吞吐、分布式水平扩展、分布式KV存储等进行了研发布局,突破了性能瓶颈、数据可靠性保障、高可用等“不可能三角”的技术难题。
至此,腾讯数据库经历了内部的进化,而随着云计算的兴起,如何把内部使用的数据库,以标准化产品对外输出,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的需求,腾讯数据库面临着另一重难题,数据库开始“上云”。
腾讯也开始转向以云为基础,通过服务化的形式向企业交付和提供数据库产品服务。腾讯数据库产品能力,从这个时候开始,经历了公有云上海量实际用户场景的打磨。
云计算的持续发展,互联网业务的不断演化,使得腾讯云数据库走向企业级,内核级的深度自研增加,腾讯云形成了标准化的国产分布式数据库产品,包括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引擎TDSQL,云原生数据库引擎TDSQL-C,分析型数据库引擎TDSQL-A等。
腾讯云数据库|腾讯云数据库的生长与生态
文章插图

数据库行业的风向转换技术领域的更新迭代,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特别是数据库这种基础软件,关乎企业核心生产系统,而由于历史原因,此前数据库的牌桌上鲜有中国厂商的身影。
如今,国产数据库厂商终于“熬”到天时、地利以及人和。
首先,“天时”在于数据库技术的迭代,云原生数据库成为解决传统数据库瓶颈的主要手段,分布式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应对海量数据和高并发等问题,支持水平扩展,而无需人工再去做分库分表等复杂工作。
腾讯云副总裁李纲指出,云数据库的发展,目前正在经历从第一阶段“数据库上云”,即从数据库到云数据库,到第二阶段“从云数据库到云原生数据库”的变革,具体表现为“公有云+私有云的双轮驱动”、引擎多模化、管控智能化。